
近期,半导体行业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市场焦点。iFinD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上周日均成交额超7400万,连续两日获近1300万元资金净申购,ETF规模涨至近8亿元,资金持续增仓半导体上游设备与材料环节。消息面上,美国宣布对部分半导体产品及设备豁免“对等关税”。
然而,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态势不容乐观。受汽车电子、工业、通信等领域增长不及预期,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面临挑战。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破产和注销的半导体公司破万,“潮水退去”,芯片公司淘汰加速。2024年,汽车和工业等核心需求市场增长未达预期,倒闭潮加剧,国内芯片相关倒闭公司达14648家。
半导体企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去年11月初,国产服务器CPU企业合芯科技被曝运营停摆、拖欠员工薪资。内部公告显示,4、5月工资多次推迟,6月下旬员工才收到4月工资。有文章指出,合芯科技存在拖欠500多名员工近1亿工资、断缴社保医保、强迫员工离职不补偿等诸多问题。也是在去年11月,柔宇科技及其旗下两家子公司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后续将依法开展债务清偿和资产处置。
2024年5月17日,上海梧升电子申请对控股子公司梧升半导体强制清算获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指定上海求是会计师事务所为清算组。债权人需在45日内申报债权,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需在15日内清偿债务或移交财产,梧升半导体或其股东需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移交公司财产、账册等。
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寻求新投资无果,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该企业曾计划投资130亿建晶圆厂,还采购约2亿元二手ASML光刻机。2023年7月,法院受理其破产清算案,对一台价值1.43亿元的光刻机公开拍卖。
内外因交织,国产半导体需求破局
半导体行业深陷内卷漩涡,多数企业业绩承压,运营负担加重。在业绩指标与营收成长性难以契合监管标准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无奈放弃上市计划。同时,监管部门对IPO项目的督导愈发严格,秉持“零容忍”态度,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如何健康且长远发展?
从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历程来看,企业自身努力至关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芯片企业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过硬的技术、卓越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都是基础。精准预判行业盈利趋势与周期节点,是企业把握发展节奏、制定长远战略的根基,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同时,市场是企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国内芯片赛道竞争激烈,找准核心市场风口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如Intel借个人PC浪潮崛起,苹果凭借重塑智能手机体验铸就商业帝国,英伟达抓住AI风口绽放光彩。企业需敏锐洞察市场趋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借助市场东风实现跨越。
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在芯片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韩国为例,近三十多年来,韩国将芯片列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从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为芯片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芯片产业是技术与资本双密集型产业,各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2018年以来,国内芯片领域大量资金涌入,催生了一定泡沫。随着市场行情变化,竞争力弱的项目融资困难,但优质项目仍受资本市场青睐,充足资金为项目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下,半导体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境遇。只有企业、市场、政府和资本多方协同发力,才能助力半导体产业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几家欢喜几家愁,半导体企业如何突破”困局“?https://server.zol.com.cn/973/973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