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第五代精简指令集(RISC-V)迎来爆发式增长,已与x86、ARM并列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计算指令集。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透露,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基于RISC-V的芯片出货量已突破百亿颗,其中中国贡献率超过50%,并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赛道率先实现批量落地。
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执行官Andrea Gallo在主题演讲中进一步展望:“到2031年,RISC-V赋能的系统级芯片(SoC)出货量将突破200亿颗,市场渗透率超过25%。” 据了解,RISC-V芯片基于开源指令集架构设计,其核心设计理念可类比为“乐高积木”——通过自由组合基础模块,能灵活打造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芯片产品。
作为赋能产业创新的强大引擎,RISC-V为中国科技创新开辟了全新赛道。“它为中国掌握处理器核心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支点。”史惠康强调。目前,在数据中心与AI领域,阿里玄铁C930服务器CPU专为AI-HPC工作负载设计,“香山”Gen3处理器支持RVA23面向对象编程架构,芯原股份也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产品。此外,RISC-V在太空领域和HPC领域也获得了多个项目支持。
这一突破的意义深远:一方面,中国企业得以深度参与国际前沿指令集的设计与迭代,打通从架构、工具链到系统的全流程技术链路;另一方面,开源模式大幅降低了创新门槛,为中国制造升级全球竞争力开辟了新路径。更关键的是,RISC-V让中国首次与全球开发者同步共创核心芯片技术,成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全球半导体话语权的重要桥梁。
面向未来,推动RISC-V发展将聚焦三大方向:
一是深化协同,共筑繁荣生态。工信部电子司已牵头成立RISC-V工委会,吸纳80余家产学研用核心单位。下一步将在指令集扩展、基础工具链、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形成合力,对内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外积极传递中国声音。
二是加速转化,驱动规模应用。既要持续巩固在物联网、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又要全力突破数据中心服务器、AI加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场景,打通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定开放,引领全球协作。鼓励中国企业、高校与开源社区深度参与RISC-V国际基金会事务,在基础标准、安全规范、互联互通等全球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以高水平开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
RISC-V芯片的爆发式增长中,中国扮演了关键角色,2024年贡献超五成推动其出货量破百亿颗,并在高价值赛道实现突破。这一开源架构为中国掌握芯片核心技术、提升全球半导体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支点,也让中国得以与全球同步共创核心技术。未来,通过深化协同、加速转化、坚定开放,中国有望在RISC-V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其在更多场景实现规模应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地位。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贡献超五成,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百亿颗https://server.zol.com.cn/1018/1018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