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人工智能领域的任何突破都能引发广泛关注。进入2025年,一款来自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暴,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自2022年底ChatGPT 3.5发布后的两年里,类似DeepSeek的众多现象级大模型的涌现,将AI的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潮,同时也带动从数据中心到网络,从边缘计算到个人电脑,对高性能和高能效的算力需求均呈现增长趋势。
中关村在线认为,AI领域始终处于不断革新之中,这种革新伴随着大模型的算法迭代、数据规模的扩大和数据质量的优化,以及对算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在这股AI浪潮之下,CPU与GPU、ASIC等一起,都成为AI硬件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英特尔进一步丰富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产品组合,为广泛的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工作负载提供卓越性能,并以出色的能效,为数据中心的整合升级创造新机会。
至强6700/6500性能核处理器发布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AI已成为推动创新和变革的关键力量。IDC调查数据显示,随着AI应用的日益普及,预计到2027年,各组织在生成式AI(GenAI)方面的支出将高达1530亿美元,而机器学习和分析的总支出将达到3610亿美元。针对时下的AI浪潮,英特尔数据中心与AI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认为,早在大模型兴起之前,AI就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
陈葆立表示:“许多国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一直使用大量的至强处理器来支持这些业务,多年来,英特尔也推出多种AI加速技术例如AMX加速器,帮助客户提升AI计算性能。”并且,随着大模型数量的持续增长,企业对推理算力的需求也随之攀升,愈发关注至强6处理器与MRDIMM内存组合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大模型运算的有效支持能力。
新发布的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经过优化,有望在AI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可作为机头节点CPU,在传统机器学习、小型生成式AI模型和GPU加速工作负载中提供出色性能。作为现代数据中心的理想CPU,英特尔至强6700/6500性能核处理器能够提供出色的性能与能效平衡。
在性能方面,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至强6处理器在广泛的企业工作负载中实现了平均1.4倍的性能提升。同时,作为AI系统的机头节点CPU,至强6还可与GPU搭配,为客户提供优选组合。不仅如此,至强6还以更少的核心数量,提供高达1.5倍的AI推理性能提升。
英特尔至强6700/6500性能核处理器支持单路、双路及多至4路或8路的服务器设计,TDP适中(150W-350W),配有8个内存通道,并支持包括AMX在内的传统特殊加速器,以及TDX安全软件、QAT等英特尔特殊指令集。
至强6采用MRDIMM,能大幅提升内存带宽,支持AI工作负载。经过两三年与业界领先厂商的共同开发与验证,至强6产品首次搭载这款高速内存,速率从DDR5 6400MT/s提升至8800MT/s,相比现有数据中心服务器提升超50%。
值得一提的是,至强6处理器还具备出色的每瓦性能效率,以5年使用周期计,平均可以实现以一台新的服务器替代五台旧服务器,在某些用例中该比例可达10:1,从而节省高达68%的总体拥有成本。据悉,英特尔正与芯片、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携手共建AI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至强6在广泛AI系统中支柱作用。
英特尔技术专家表示,英特尔高度重视至强处理器在AI领域的应用,无论是直接使用至强处理器还是通过辅助加速卡来运行端到端的异构业务,至强6系列均融入了众多创新设计。与前一代产品相比,乃至与竞争对手相比,至强6在处理AI任务时展现出更为突出的优势。
至强6系统级芯片(至强6 SoC):赋能网络与边缘应用
伴随至强6700/6500性能核处理器的发布,英特尔推出了专为网络及边缘应用设计的至强6系统级芯片。该芯片融合了高性能与高效能,尤其在AI驱动的时代下,凭借内置的vRAN虚拟化无线接入网、媒体处理、AI加速及网络安全加速器,精准满足了网络和边缘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至强6系统级芯片是专为运营商量身打造,其核心聚焦于网络和边缘应用,广泛覆盖从办公室到数据中心的各个区域,成为基于智算融合技术、支撑多样化工作负载的关键要素。在5G与AI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传统网络优化手段已难以适应当前需求。因此,电信运营商正积极拥抱网络切片、AI赋能的无线控制器以及云原生架构等先进技术,以实现对网络的深度优化。
英特尔中国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阮伯超在分享中指出,在网络节能控管方面,针对5G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网络单元高功耗问题,通过AI技术调控CPU能耗,可实现高达30%的节能效果。此外,AI与vRAN的融合也成为趋势,特别是在5G基站中,众多要素需精准调配与优化。与海外合作伙伴携手,成功将AI技术与软基站功能整合至单一系统级芯片内,实现了资源调配的极速化与性能的大幅提升。
至强6系统级芯片的推出也顺应这一趋势。得益于英特尔vRAN Boost技术,与前几代产品相比,至强6系统级芯片可带来高达2.4倍的RAN容量提升,和70%的每瓦性能提升。此外,至强6是首款内置媒体加速器——英特尔媒体转码加速器——的服务器SoC,相较于英特尔至强6538N处理器,每瓦性能提升高达14倍。
不仅如此,基于至强6系统级芯片的Webroot CSI上传模型推理速度相比英特尔至强D-2899NT处理器提升最高达4.3倍,同时借助vRAN Boost技术,单核AI RAN性能实现3.2倍的增长,此外,在视频边缘服务器应用中,一个38核的系统能够轻松支持38路摄像头视频流的int8推理。
英特尔技术专家表示,在当前AI应用场景需求日益增高且多样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从5G向5G-A演进以及AI原生环境兴起的时代,至强6系统级芯片作为一款专为网络与边缘设计的产品,不仅继承了其卓越的AVX、AMX加速技术,以及强大的AI加速能力,更着重于将连接性、计算能力与AI特性深度融合。凭借这些显著优势,运营商通过采用统一的英特尔至强平台,能够动态优化工作负载、降低成本,并构建可扩展的、灵活的网络,以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流量模式和市场动态。
据悉,在数据中心方面,英特尔至强6系列处理器已经在数据中心生态系统中得到广泛采用,截至目前,超过500款产品设计已经推出或正在开发中。
以太网控制器E830、E610及网络适配器发布
为满足企业、电信、云、科学计算、边缘和AI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英特尔发布两大全新以太网产品线——英特尔以太网控制器E830和网络适配器,以及英特尔以太网控制器E610和网络适配器,这些新一代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强劲的高性能连接,同时提升能效与安全性,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英特尔以太网E830产品支持在PCIe 5.0总线上实现高达200GbE的速率,其提供的带宽是上一代产品的两倍,可实现更快数据传输与更优应用响应。同时,提供1x200GbE、2x100/50/25/10GbE和8x25/10GbE等端口配置,此外,具备精确时间测量(PTM)、支持1588精确时间协议(PTP)、同步以太网(SyncE)及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还搭载英特尔安全技术,抵御安全风险。
英特尔以太网E610系列面向控制平面网络将可管理性、能效与安全性集于一身,支持10GBASE-T、5G、2.5G及1000BASE-T技术,具备安全协议与数据模型(SPDM)、平台级数据模型(PLDM)、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直通及支持网络控制器边带接口(NC-SI)等特性,相比上一代,E610系列功耗降低50%,同时内置硬件信任根与现代加密安全功能,符合CNSA 1.0标准,确保网络安全性。此外,其无缝升级能力兼容前代10GBASE-T适配器,最大化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潜力。
据悉,全球领导者,英特尔已构建起涵盖思科、慧与科技及超微在内的广泛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这种开放的生态确保英特尔以太网解决方案能够部署在各类应用中,为客户的网络部署提供出色的灵活性与选择。
写在最后
当前,AI创新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各行各业,其背后的IT基础设施亦在不断进化,特别是在支撑AI大模型的算力、数据存储等硬件领域,以及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这为英特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遇。
在本次发布会上,我们看到,英特尔推出至强6700/6500P、至强 6 SoC,以及以太网控制器E830、E610与相关网络适配器产品等,在丰富至强6处理器产品组合的同时,致力于将性能卓越的产品推向市场,助力客户应对关键挑战并推动其业务发展。
“至强6系列是满足AI应用需求的首选CPU,同时也能提供突破性的网络功能,并以高能效帮助企业降低总体拥有成本。”英特尔临时联合首席执行官兼英特尔产品首席执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如是说。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至强6处理器产品家族再迎新成员!英特尔深度赋能数据中心与网络基础设施!https://server.zol.com.cn/953/95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