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寻找黑匣子这么不容易?
当飞机坠入水中时,黑匣子的信标开始发送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脉冲,这种脉冲可以被声纳和声学定位仪探测到。在信标的一端有像公牛眼一样的水下传感器。当水接触到传感器,信标就会被激活而发出超声波脉冲。按说,诞生了有70年的“黑匣子”技术应该已经趋近于成熟,为何MH370黑匣子却如此难找呢?
我国派出两艘军舰参与马航客机搜救
困难一:黑匣子失事后只能工作30天
信标通常发送37.5kHz的脉冲信号,并能从深为14000英尺(4267m)的水下传递声音。一旦信标开始工作,它会每秒发送一次信号并持续30天。但由于之前马方一直未透露MH370失联的详细信息,让寻找“黑匣子”的时间白白浪费。如今,只有大概8天的时间来寻找“黑匣子”,探测失联370航班黑匣子信号的大搜索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必须在黑匣子水下定位信标的电池耗尽之前将其找到,这也为寻找“黑匣子”带来了诸多困难。
困难二:飞机残骸漂浮物所在地可能并非失事地点
在寻找黑匣子的时候,造成寻找困难的还有一个外部因素,确认飞机坠落的具体位置是最大的难点,目前只是推断在南印度洋的中部,但还没有直接证据。因为南印度洋距离最近的航空基地也比较远,而且我们知道大海是有洋流的,飞机失踪已经十几天了,即使发现马航的碎片或物品,也很难确认就是失事地点,要在大范围的区域内拉网式排查。
困难三:黑匣子有可能落入6000米深水域
失事地点的海域平均水深在3000米左右,有水温专家指出,实际上这些地区一些地方的水深达到6000多米,专家怀疑黑盒可能掉进南印度洋6000米深的海沟。假如说黑匣子掉到7000米深的海底,搜索的机器也是无能能力。
困难四:黑匣子也可能被人为关闭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早在15日表示,马航失联客机通信系统是被人为关闭的,不排除客机被劫持的可能性。如果失联客机通信系统是被认为关闭,那么黑匣子也可能被人为关闭。当然除了存在飞行员主动关闭黑匣子的可能性外,飞机燃油耗光后,也会出现因为没有电源而导致黑匣子关闭的情况。
并且,在海里打捞飞机黑匣子,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运气。当然,打捞地点的天气情况,海底区域情况等等都直接影响到打捞的进展情况。目前,有专家预测黑匣子的信号将会维持到8号左右,留给搜寻人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么,当前打捞黑匣子的国家是通过什么技术来进行查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