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强5600:双路新霸主
在英特尔Tick-Tock处理器发展步调下,2010年堪称英特尔的一个芯片大年。面向关键任务应用的安腾9300、x86架构的Nehalem家族的至强5600和7500相继问世,英特尔服务器产品线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已完成全线升级,实现新产品的全面布局。
Nehalem至强的问世让英特尔在2009年风光无限,这种优势在新至强发布后更加稳固,具有多项RAS特性的至强7500让x86首度可以挑战RISC的地位,而作为至强5500的继任者,至强5600将继续扩大英特尔在双路市场的优势,继续把持住这块出货量最大的市场。
双路新霸主:英特尔至强5600
至强5600工艺进步到32nm,代号“Westmere-EP”。新的制程工艺让至强5600芯片面积更小(240平方毫米,至强5500为263平方毫米),从而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11.7亿个,至强5500为7.31亿个),还可以集成更多的计算核心(最多6个,至强5500最多4个),可以集成更大的片上缓存(全线集成12MB L3缓存,至强5500为最大8MB)。
工艺、核心数量、缓存上的进步可以大幅推进至强5600的性能,英特尔的测试数据表示,在技术计算和通用计算环境,至强5600的性能要提升50%以上。不过至强5600相对同属Nehalem架构的至强5500提升的不仅是制程与核心数量,在能耗控制、智能节能、虚拟化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增加了AES-NI加密指令集和Intel TXT可信执行技术等新特性。
比如,至强5600增加了更高能效的低功耗CPU、支持低功耗DDR3内存,并且在智能节能技术和CPU功耗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在能耗上更有优势;并且至强5600具有更高的服务器整合率,而且可以从至强5500平滑升级,只需刷新BIOS,就可以在至强5500平台上升级至强5600处理器,操作非常简便。
平滑升级的特性可以让服务器提供商们可以在原有平台进行升级,迅速推出至强5600服务器产品,今年我们可以看到至强5600服务器新品的上市速度非常快,或者在原至强5500机型机型升级,或者推出新的机型,使之更加契合至强5600的特点。截至2010年末,至强5600服务器已经基本完成对至强5500机型的替换。
那么,在2010年双路市场扮演主角的这些至强5600服务器产品有哪些特点?相对至强5500平台有哪些提升?为了能够为读者展现至强5600服务器的特点及进步,继2009年双路至强5500服务器横评之后,ZOL服务器频道在2010年末组织了一次双路至强5600服务器横评,希望通过对这些新平台的对比,能够为用户采购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