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内存控制器
Nehalem另一个巨大的改进是集成内存控制器(IMC)。我们知道,内存控制器是用来控制内存、并控制内存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英特尔处理器中并不集成内存控制器,而是集成在北桥芯片中,因而北桥也通常被称作“Memory Controller Hub”,即内存控制器集线器。作为处理器和内存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数据的读写都要经过北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数据读取中的延迟。
以往的英特尔平台通过MCH来控制内存
而Nehalem微架构中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并提供了对更高频率的DDR3内存规格的支持,并且每颗处理器支持三个内存通道,这样使内存带宽明显提升,如果应用三通道DDR3-1333规格内存,内存带宽峰值可以达到32GB/s,这要远远高于上一代的Intel 5000P+DDR2-667内存,开启四通道后的21GB/s。
QuickPath互联架构
Nehalem架构另一个重大的创新设计是废弃了传统的前端总线,而采用全新的QuickPath互联。前面提到过,在英特尔之前的处理器平台中,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前端总线,而处理器和处理器之前的数据传输同样要通过前端总线,虽然在Intel 5000p平台中FSB已经支持到1333MHz,不过随着处理器内核的不断增多,对于数据I/O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前端总线的带宽限制和延时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因素。
而QuickPath是一种平台架构,能提供处理器与处理器之间、处理器和内存之间、以及处理器与I/O中枢之间的高速连接,这种点对点的连接消除了传统FSB中的延迟,更加高效而快速。QuickPath架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可扩充共享内存的部署,如果一个处理器需要访问另外一个处理器上的专用内存,可通过连接至所有处理器的高速QuickPath互联来访问。Nehalem架构中QPI总线最高可以达到6.4GT/s,在至强5500处理器中,根据型号的不同,还有4.8GT/s和5.86GT/s两种。
- 第1页:横评综述
- 第2页:至强5500特性:可扩充的模块化设计
- 第3页:至强5500特性:IMC和QPI
- 第4页:至强5500特性:超线程技术
- 第5页:至强5500特性:智能节能技术
- 第6页:至强5500特性:SSE4.2和虚拟化
- 第7页:至强5500家族
- 第8页:Tylersburg芯片组
- 第9页:参测机型:戴尔PowerEdge R710
- 第10页:参测机型:航天联志5241NR
- 第11页:参测机型:宝德自强PR2310N
- 第12页:参测机型:强氧RS1600T
- 第13页:参测机型:华硕RS520-E6/RS8
- 第14页:参测机型:联想万全T260 G2
- 第15页:参测机型:曙光天阔I620r-G
- 第16页:参测机型:浪潮英信NF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