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篇:搭AI平台享数字化的未来
在2017年,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是2017年企业关注的话题,为了将数据分析产出更清晰的信息,创造商业价值,企业的IT部门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与此同时,各城市、 政府也在追求业务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
现在,AI属于一个大IP,无论是企业、消费,还是各个细分行业都在聊AI。AI的快速成长也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GPU、TPU、FPGA,甚至Xeon Phi开始,AI作为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未来,人工智能又将带我们去何处呢?
ZOL企业站:目前各个城市都有很强的城市云需求,但是在我看来,整个城市云市场显得有些杂乱,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看待城市云未来发展?
沙超群:首先,城市云这个商标是曙光注册的,目前曙光拥有40家城市云,也是落地最多的。
去年,我们做了数据中国加速计划,并提出“城市合伙人”概念,因为我们发现现在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县级市都有很强的需求。我们的第一个城市云实在2008年开始谈的,次年开通,2010年云计算开始兴起,一直到现在。
其实,我们自己的云中心也存在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做一个大网管,把你的业务弄过来帮你托管,也是最简单和基础的一步;第二个阶段叫把物理城市数字化,就是把物理城市数字化,把家庭的信息、楼宇、工作的信息等所有数字化信息存起来;第三步就是上应用,我们联合合作伙伴做了一千多个应用,通过应用让数据带来价值。现在的城市云一般处在第二步和第三步。
ZOL企业站: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谈AI,我知道曙光很擅长HPC,那么您如何看待现在的AI发展?
沙超群:中科曙光自身在高性能计算、地球数值模拟装置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现在正在和北京发改委、中科院联合在怀柔做一个科学院大科学装置,有点儿类似于贵州的FAST望远镜。其实大家谈科学研究一般有四个范式,从最开始的搞理论,做理论推导,到后来的发现新物质、新的化学元素,再到做仿真计算和第四范式的数据分析。
曙光擅长高性能计算,目前也在参与很多仿真计算,而我们在怀柔做的就是最后一个范式,建一个科学大脑、一个异构的计算平台,这种范式下有可能哪天牛顿定律是计算机得出来的。
说实话, AI未来确实会改变这个社会,无论是医疗大数据、语言分析,还是气象预测,AI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行业。未来,我们也将在AI软硬件上做更多的投入,做一个AI平台,做一个深度学习开源平台。我们希望从底层平台建一个可以统一编成的接口,可以针对架构来感知优化,支持并行的调度。
结束语
转眼2017年已经过去,这一年中,我们看到整个服务器和相关市场的跌宕起伏,看到ICT产业间的壁垒被一点点打破,看到软件应用的发展和机器学习走向成熟,在带来挑战的同时,创造出更丰富的机会、可能。在与曙光副总裁沙超群的对话中,我们也得以从专业的视角和高度分析这一年来ICT产业的乱象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