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联想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开放互联 聚力未来”2015联想开放架构大会。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近年来以移动互联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代IT技术革命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改变和机遇。很多企业都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做着两件事,一是改善用户体验,另外就是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和重构。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
在之前拜访过几位金融、制造和医疗行业的客户。在聊到互联网转型话题时,大家普遍都充满渴望,但同时都感觉到紧张、没有头绪。有一个统计数据,Gartner在对全球的2300 名CIO进行了问卷调查后发现:虽然有70%的受访CIO都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但是有51%的受访CIO还没有觉得真正准备好应对变革。而42%的受访CIO认为自己现有的能力尚不能应对最新的变化。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我们看到的:首先,应用不再是单一的应用。其次,开发到上线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不断迭代。并发客户以两维作单位,同时是一个呈几何量级的增长。从IT的基础架构来看,大量传统行业的IT基础架构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当时应用的规模比较有限,而且并发客户量也不是特别多,因此在单一系统内纵向扩展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需要。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应用的规模急剧的扩大,纵向整合的带宽和处理能力已经不能够匹配现在业务的需要,而且维护成本也相当的高。那联想是怎么做的?在此跟大家分享几个经验:
首先,联想是通过IT架构的改造,很好地支撑了了业务几何式的增长和全球化扩张。利用开放的IT架构,在确保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与小型机相当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在过去的十年中,系统容量扩大了数百倍,采购成本却相对降低了22倍,运维成本相对降低了440倍。开放的架构不仅稳定支持联想存量业务不出问题,而且快速满足了对增量业务的爆发性的增长。而且更加弹性、灵活的开放IT架构,还有力地支撑了联想两次大规模的业务并购。
另外就是通过IT架构的支撑,建立了互联网业务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联想改进了EMC系统的业务流程,改进了渠道的业务结构,改进了对前端销售管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整个营销的体系,可以与客户靠的更近,更快速的去应对客户不同个性化的需求。
然而,无论联想自身的积累和积淀如何,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样性的客户需求,从IT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运维保障,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通吃、单独解决所有问题。处于产业链中的各个合作伙伴需要携手,各展所长,共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的生态链,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加高效的、完整的、全面的价值。
说到聚力,这里面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联想整合自己的能力。第二,联想携手合作伙伴。第三,联想合作伙伴、客户共同创新。首先,联想具有创新的企业级产品和平台式的解决方案,同时利用自身的专家资源委客户提供企业级的增值服务,其次,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联想与各个合作伙伴之间不是简单的集成或被集成,而是真正的相互共生、共同创新的关系。
近日,联想已经拿下了阿里巴巴未来12个月五万台服务器的需求。这就是联想的整个体系跟阿里的团队进行配合,共同为他们所需要的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器产品所获得的成果。同时,在解决方案层面,我们和温医一院共同成立了 “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量身打造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联想联合生态圈的合作伙伴,打造更多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解决方案。联想会聚焦在开放架构上面做很多研讨,总的来说,开放架构的好处就是有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更加灵活的架构体系,更多的产品选择,以及基于X86的开放架构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端到端的生态系统。
希望与业界合作伙伴共同聚力,突破企业的有形界线、构建开放架构的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联想还希望能够与客户携手聚力、联合创新,应对变革,共同探索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时代的新商道,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