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数据进行备份仅仅是整个容灾工作的开始,备份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系统故障的时候进行有效恢复。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特别是中小企业,数据备份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对于容灾计划方面没有弄清楚真正的意义,根本没有把数据容灾放在首要位置,所以会导致在容灾恢复上出现问题。
容灾恢复上出现问题
首先,不清楚容灾意义。企业对于容灾没有进行效果方面的评估,认为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在数据备份方面,最终在问题出现时候就是简单的覆盖恢复,没有真正的感受到效果方面的实际意义。甚至缺乏完全的文档化恢复计划和措施。
其次,容灾计划可行性许多企业在弄清楚容灾意义,并不是有效的进行计划,导致很多容灾计划只是在想当然的情况下进行的编写,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模拟演练,缺乏真正的可行性。最终一旦灾难发生,根本就起不到足够的容灾作用,数据根本没有办法有效恢复。
第三,容灾没有可用配置文档。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容灾备份方面有着专业的IT人才,并不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手段。但是,对于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对于当前系统配置和相关文件的必要存档。在进行容灾恢复时,找不到相应的原始系统配置文档,导致给灾难恢复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此外,对于容灾备份,许多企业仅仅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季度备份、年度备份,特别是一些文档资料。企业这个时候没有对这类文档进行有效的多份备用策略,致使一旦出现类似问题数据造成丢失。所以,对于这类需要长期保存的关键备份,可以采用不同地方保存至少2个以上的备份应用。
可见,随着企业IT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存储的数据量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很多企业的数据中心,随着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同时间建设的多个IT子系统,随着业务持续性要求的提升,数据中心的容灾建设迫在眉睫。
标签: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