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成果巡展活动终点站南昌站,其所代表的江西信息化教育发展水平如何呢?江西省电教馆馆长陈学军告诉了我们答案。
他指出,江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尤其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的支持关心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几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方面力度不小。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从国家到省级配套,还有市县配套的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薄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安排资金大约5.4亿。这部分资金分别由国家财政达和省市县配套各负担50%。

江西省电教馆馆长 陈学军
陈学军表示,继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和国家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视频电话会议,江西省人大确定了信息化教育专项。另外还有一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总投入规模为三年期50亿元,其中今年投入16亿元,明年、后年各17亿元共计50亿元。标准化建设项目不仅仅是信息化项目,还包括校舍建设,包括场地建设和1万个标准化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
从资源班班通来看,“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强化应用。”从2011年开始,江西省开设“义务教育学科课程专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的各个科目共计3209节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并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以供全省中小学师生免费使用。
从江西省的情况出发,2010年开始,在英特尔的大力支持下,省馆携手英特尔在一对一学习项目方面进行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在学校里构建了基于网络的移动学习环境,以及探究了移动课堂教学的模式。比如赣州中学搭建了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概括形成了一对一数字化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模式,包括写作模式、阅读模式,一些学校通过开展一对一的学习,开展了小学移动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及小学数学交互式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外移动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
伴随着从国家层面到省里“三通两平台”的实施,下一步要把一对一项目积累的成功经验推广,比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结构的构建,加强数字化、终端化应用平台的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广泛应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