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作者:范平

    嵌入式SoC无所不在 或与CPU争未来统领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英特尔x86平台向来以标准化著称,在前段时间举行的Intel DataCenter Day上,其披露的产品路线图也提及了SoC处理器。Intel新的嵌入式处理器与2014年同期发布的新Xeon、新ATOM一样采用代号为“Broadwell”的内核,采用14nm工艺制造。它除了具备Broadwell处理器的所有特性之外,还整合一个图形芯片以及一套I/O控制系统。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曾经表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酷睿i3、i5、i7架构是最后一代通用型架构,以后英特尔将会全面转向SoC。即将推出的代号为“Silvermont”将基于Atom设计,它将采用四核的ValleyView核心,并将进一步整合GPU,支持四个 "Gen 7"处理单元,每个单元有512 KB L2 cache,支持 VC1/WMV9, MPEG1, MPEG2, MPEG4、H.264,  MPEG2, H.264和VP8的解码。ilvermont微架构摒弃了过去的做法,采用乱序执行体系,在不牺牲性能的基础上同时确保低功耗。

    嵌入式SoC无所不在 或与CPU争未来统领
    Silvermont微架构新特性

      在移动设备领域,由于采用的架构和工艺不同,移动端的芯片往往都是“开足马力”、“油门踩到底”的全速运行,直到设备死机、重启,然后周而复始。对此,英特尔此次推出的Silvermont架构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在设备出现这些问题之前就通过智能调节主频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SoC片上系统的电能可以在内核和晶圆上的其他IP(Intellectual Property)之间共享,当然也包括第三方的IP。下面的图片展示了内核可共用电源,内核也可以从GPU临时调用,也就说内核可以动态随需扩展性能。这种设计理念来自睿频加速,但采取的算法和执行机制并不相同。

    嵌入式SoC无所不在 或与CPU争未来统领
    不同电能状态下的内核、IP模块工作机制示意图

      由于Atom是SoC(并不是单个处理器),英特尔可以充分利用多个版本的22nm新品来最大化提升性能、提高计算密度。因此,英特尔芯片优势、架构优势和系统优化会带来功耗的控制问题。也就是英特尔提出的“宽动态”运行。

    标签:主板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