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领域,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颇受关注。在PowerPC、RISC、MIPS和SPARC等众多处理器市场领域,采用ARM处理器作为实际标准的SoC嵌入式应用十分丰富,包括从标准产品到软核ARM IP,直至在可编程逻辑和ASIC中实现的硬核IP等。
ARM架构SoC的影响力(来源:EE times Group)
ARM微处理器因其卓越的低功耗、高性能在嵌入式应用中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年初,为通信和多媒体产业开发片上系统和基于ARM和ARM指令集兼容应用程序处理器的高通公司,开始着手致力于“针对功耗优化服务器市场的高通新型ARMv8基于服务器的SoC ASIC的架构/系统设计”。ARMv8是面向服务器级别的ARM64位架构,具有ECC、能够满足常见企业应用程序的高扩展和高性能。
与该ARMv8兼容的内核,包括专为低功耗使用的Cortex-A53和对性能要求较高而设计的Cortex-A57。高通也是第八家基于ARM服务器开发SoC片上系统的公司,其他还包括AMD、Applied Micro、Cavium、Calxeda、Marvell、Nvidia和三星。预计首个64位架构的ARMv8芯片将在2014年推出。
今年4月,AMD面向全球推出了全新一代嵌入式G系列处理器。AMD全新的嵌入式处理器,将原有的APU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AMD的嵌入式处理器源于APU,此前AMD成功的尝试了将CPU与GPU进行融合,产生了当时的高性能高集成度处理器APU,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除了我们熟悉的PC领域的APU,当时AMD还推出了嵌入式G系列APU。在嵌入式领域,嵌入式G系列APU除了性能优势之外,还能够应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应用领域变得更加广泛。
不过嵌入式G系列APU的使用依然要依赖于芯片组支持,其解决方案依然需要双芯片,即APU处理器以及南桥芯片。后来AMD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将CPU、GPU和南桥芯片整合到了一起,这样嵌入式G系列APU就进化成为了当今的嵌入式G系列SoC芯片。
在应用领域方面,由于G系列嵌入式SoC一个芯片就已经具备了整个硬件平台的全部功能,因此可以被广泛使用在数字标牌、瘦客户机、工程控制、游戏机等领域,有效降低系统开发的难度,同时为对应的平台提供优异的硬件性能。软件部分,AMD联合了众多合作伙伴,基于OpenCL的开发环境对于SoC开发人员来说驾轻就熟,在对操作系统的支持上,除了专用的控制系统以及传统的X86系统之外,目前还有一些组织把类似Android这样的开放系统也移植到了这套硬件平台上面,因此嵌入式G系列SoC也已经可以支持一些Android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