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一个不懂生活、不懂享受的人,即使拿到很多“敲门砖”高薪岗位证书之后,其人生会有多美好、幸福。明理人都懂,问题是,如何享受,如何去生活。在笔者看来,旅游就是最好的方式。
科技改变大学生活,同样在他们的旅游(长短途旅游、甚至探亲访友、回家归校)方式上也能够体现。上世纪的大学生们每每回家、旅游途中,都手捧着随身听(使用盒式磁带的那种,而非MP3、MP4)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来消遣旅途的枯燥、无味。
卡带(盒式磁带)式随身听
随着这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用起了光盘式CD播放器(前文所述)、MP3、MP4等更为简单、大容量存储、轻便小巧的播放器来满足耳朵对音质的苛刻需求,而且这种MP3、MP4等播放器还能提供超长的续航时间,对于长途旅行来说也极为方便。省去了固定的音源输出,转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下载、拷贝自己喜欢的音乐、格式等多种文件。
与之相关的还有电子书。传统上人们喜欢带一两本书或者杂志在旅途上来阅读,但早些年间电子书的迅猛发展,迅速抓住了大学生这一年轻、时尚群体的需求,而且其较为低廉的价格、超长续航、简单易操作等特点,也博得了大学生们的芳心。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变化就在于,人们转由撰写“到此一游”变为“拍照、留念”。因为只有拍照——尤其是与有象征性的文字、图案、人物合影留恋,更能获得比“到此一游”更多的满足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杜绝“到此一游”现象在主要依赖游人自身素质觉悟之外,也可以寄托希望给那些相机——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相机、卡片相机还是单反、微单。
是的,科技的进步让更多人能够使用更多最新的相机。当然,技术的进步使得胶片机逐渐淡出普通用户的视线,数码相机(卡片、微单、单反)成为了市场上的绝对性霸主。
以往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大学生,只能寄希望于通过购买几盒胶卷来获得相机的免费赠送(单独购买胶片相机以及胶卷、冲印的价格往往不菲)。笔者也深刻感受到,正式这种独特的市场策略使得我们目前也能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仅要感谢科技的力量,也要感谢灵活的商业策略。
对于身处当前校园生活的人来说,相机变得廉价——拍照留念变得更是廉价之廉价——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拍照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来说,那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当你手中持有可拍照的设备的时候,留给你的就是发现世界的美并对其进行创造。
近些年移动电源也特别值得关注。在人们都在使用手机、相机、电子书甚至平板电脑的时候,外出旅游就特别需要有随时随地能提供更多电源支持的需求。
科技力量改变校园生活,改变人们的旅游行为方式,还特别体现在旅游本身——订票、订酒店甚至规划出行路线、选择旅行社等等,都是通过网上来完成。免去了跑火车站排长队购票、打电话逐一咨询的琐碎环节。而这些其实也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支付、网上交易系统的发展,以及科学带来的创新、开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