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浪潮在京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天梭TS850”8路服务器。据悉,浪潮天梭TS850采用英特尔最新发布的至强7500处理器,从基础架构、结构、原理及BIOS等全研发流程自主化,实现了“中国创造”。
目前,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集中式计算的新趋势,浪潮推出的自主多路大型服务器系统,将使得“中国云”的核心基础架构自主化成为可能,为云时代的信息自主可控奠定硬件基础。另外,浪潮还公布了高端自主化“三步走”战略,以8路服务器为基,浪潮还将推出自主化的16路/32路、64路高端多路服务器,打破国际品牌在多路服务器市场的垄断。
浪潮发布国内首款8路服务器“天梭TS850”
浪潮8路服务器——“中国创造”
在2009年,浪潮的四路服务器NF560D2实现了单款销量破万,在当时的授牌仪式上,浪潮曾发布了8高端服务器的时间表。时隔不到半年,还是在当初发布高端产品时间表的地方,自主研发的浪潮8路服务器问世。一直以来,高端多路大型服务器一直是国有品牌的软肋,而多路大型服务器的发展水平,关系着国家的信息发展和安全。
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赵玉海主任指出,中国IT企业如果在高端服务器核心技术领域不能实现自给,产品不能掌握自主,必将导致我国核心信息资源服务向国际IT巨头的集中,这势必对我国的信息发展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产服务器将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丧失机会。
浪潮8路服务器弥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据浪潮介绍,天梭TS850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八个方面的自主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结构设计、散热设计、原理设计、PCB设计、BIOS代码开发、高速信号仿真设计和监控管理模块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浪潮技术人员阅读了超过1000种基本电子器件的规格。各种板卡的零件数量高达1万个,总引脚数达到5万多个,需要手动布线的网络达到2万个以上。8路服务器的发布,标志着浪潮成为第一个在大服务器领域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的中国服务器品牌。
“大服务器”——云计算的基石
20世纪80年代是大型服务器的第一个繁荣期,Unix小型机大行其道,也造就了IBM、Clay等大型计算机巨头;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信息加快从集中走向分享,信息化应用也从科研、军工等传统领域走向普通企业甚至个人,x86通用服务器成为主流;如今,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计算变革,在云计算模式下,大量小型的分散系统被整合到一起,形成巨型信息系统,其中的关键部分就是数据库,而大型服务器相比通用型服务器将具有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具有高可靠、高扩展、高集成度、高能效、低成本等特性,具有中低端服务器和集群系统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是云计算最优的平台选择。云计算的发展为多路大型服务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云计算现在已经成为IT产业中炙手可热的技术,包括谷歌、微软、英特尔、亚马逊在内,几乎所有的IT巨头都加入到了云计算的竞赛中。云计算需要将分散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集中化,这带来了计算模式的新变革,就好比是由单台发动机的模式转向了集中电厂的模式。这种集成化的模式带来了大规模的整合,将对服务器的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用大量的低端服务器来提供云计算,目前我认为是无奈之举,以数据中心、整体设计为导向的大规模服务器甚至超大规模的服务器将成为云计算硬件基础的核心。”
2“两高两易”的独创设计
“两高两易”的独创设计
浪潮集团技术总监胡雷钧先生讲解了浪潮浪潮8路服务器天梭TS850的特点,总结起来,可以用“两高两易”、独创设计这八个字来概括。
“两高两易”,独创设计
高性能:浪潮天梭TS850采用QuickPath互联架构,支持8颗英特尔至强7500处理器,每颗处理器具有8个核心,一台8路服务器可以最高具有64个处理核心,最高128个处理线程,浮点运算能力可以达到580GIPS。
高可靠:浪潮8路服务器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全冗余,比如采用了高品质的电源和信号的完整性设计,并采用集成了大量高功耗期间的系统散热设计,让系统能在40℃(业界大都在35℃左右)的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x86服务器饱受RISC诟病的就是RAS特性,在这方面,浪潮8路服务器具有20多项RAS特性,在不同维度提供了高可用性,比如内存Fail Over的RAS设计、插槽支持热插拔、处理器的RAS特性、系统级的RAS设计、处理器之间的RAS特性等。
易扩展:浪潮天梭TS850的全模块化设计使得硬件拓展十分简单,只要添加相应的模块即可。而且,这款产品还采用了小型机的硬件分区技术,能够将一台八路不对称的划分成2台服务器来应用,用户可以灵活分配硬件资源,以及在硬件层面实现双机HA。在扩展性上,支持64根DIMM,内存总容量可以达到1TB。系统I/O带宽可以达到102.4GB/S。具有有9个PCI-E插槽,其中3个是PCI-E x16插槽,可以扩展用于各种应用加速器,比如说GPU计算卡。最大可以支持18块2.5寸硬盘。
易管理:采用多方式智能监视机制,采用独立的嵌入式监控管理系统。独立式的嵌入式监控管理系统通过100多个传感器,对系统的整体状况进行控制,包括温度的控制、电压等等。可以根据系统的情况调整系统的风扇转速,根据系统的状态调节各处的电压的高低。对发现的系统故障可以通过邮件报警以及机器上放的LCD的触摸屏和声音报警系统来报警。监控管理采用模块设计,这个系统是完全基于浪潮的自主设计,里面集成了十项专利。
独创设计:据胡雷钧介绍,第一是能够通过流程化的模式对系统进行节能控制,通过闭环的流程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针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整系统的电源供应,保证系统用最少的能源实现最大的性能。系统里内置了TPM模块,可以提供一种非常安全的系统级的加密方式。同时这个系统采用了非常好的降噪方式,在系统满载运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把系统的噪音控制在64分贝以下。这个水平相比于上一代的四路服务器的噪音水平还要低。
高端自主化战略三步走
浪潮8路服务器开启了高端多路服务器的自主化时代,对于未来的发展浪潮已经做好了布局,据胡雷钧介绍,浪潮高端自主化战略分三个步骤实现:第一是在企业级,面向企业级的大型数据库应用,面向高端高性能计算需要有企业级的服务器,有就是自主八路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主要是围绕系统性创新、整机方案的自主设备,以及通用产品的自主设计而立足的。
第二步是面向关键业务应用级别的自主服务器,主要是浪潮自主设计的16路服务器和32路服务器。关键任务服务器在体系结构上进行自主设计,另外系统核心级的芯片、用于系统级的互联的芯片要自主设计。从而形成从单路通用到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的产品布局,真正突破到关键业务应用领域。
未来更高端的服务器系统领域,也就是mainframe的系统,在这个领域里浪潮将考虑构筑更完整的生态链,真正地支撑国家级别的比如说像银行、电信、金融这些领域里的关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