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浪潮在京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天梭TS850”8路服务器。据悉,浪潮天梭TS850采用英特尔最新发布的至强7500处理器,从基础架构、结构、原理及BIOS等全研发流程自主化,实现了“中国创造”。
目前,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集中式计算的新趋势,浪潮推出的自主多路大型服务器系统,将使得“中国云”的核心基础架构自主化成为可能,为云时代的信息自主可控奠定硬件基础。另外,浪潮还公布了高端自主化“三步走”战略,以8路服务器为基,浪潮还将推出自主化的16路/32路、64路高端多路服务器,打破国际品牌在多路服务器市场的垄断。
浪潮发布国内首款8路服务器“天梭TS850”
浪潮8路服务器——“中国创造”
在2009年,浪潮的四路服务器NF560D2实现了单款销量破万,在当时的授牌仪式上,浪潮曾发布了8高端服务器的时间表。时隔不到半年,还是在当初发布高端产品时间表的地方,自主研发的浪潮8路服务器问世。一直以来,高端多路大型服务器一直是国有品牌的软肋,而多路大型服务器的发展水平,关系着国家的信息发展和安全。
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赵玉海主任指出,中国IT企业如果在高端服务器核心技术领域不能实现自给,产品不能掌握自主,必将导致我国核心信息资源服务向国际IT巨头的集中,这势必对我国的信息发展和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产服务器将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丧失机会。
浪潮8路服务器弥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据浪潮介绍,天梭TS850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八个方面的自主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结构设计、散热设计、原理设计、PCB设计、BIOS代码开发、高速信号仿真设计和监控管理模块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浪潮技术人员阅读了超过1000种基本电子器件的规格。各种板卡的零件数量高达1万个,总引脚数达到5万多个,需要手动布线的网络达到2万个以上。8路服务器的发布,标志着浪潮成为第一个在大服务器领域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的中国服务器品牌。
“大服务器”——云计算的基石
20世纪80年代是大型服务器的第一个繁荣期,Unix小型机大行其道,也造就了IBM、Clay等大型计算机巨头;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信息加快从集中走向分享,信息化应用也从科研、军工等传统领域走向普通企业甚至个人,x86通用服务器成为主流;如今,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计算变革,在云计算模式下,大量小型的分散系统被整合到一起,形成巨型信息系统,其中的关键部分就是数据库,而大型服务器相比通用型服务器将具有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具有高可靠、高扩展、高集成度、高能效、低成本等特性,具有中低端服务器和集群系统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是云计算最优的平台选择。云计算的发展为多路大型服务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云计算现在已经成为IT产业中炙手可热的技术,包括谷歌、微软、英特尔、亚马逊在内,几乎所有的IT巨头都加入到了云计算的竞赛中。云计算需要将分散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集中化,这带来了计算模式的新变革,就好比是由单台发动机的模式转向了集中电厂的模式。这种集成化的模式带来了大规模的整合,将对服务器的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用大量的低端服务器来提供云计算,目前我认为是无奈之举,以数据中心、整体设计为导向的大规模服务器甚至超大规模的服务器将成为云计算硬件基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