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模仿者?
谷歌希望用Android操作系统对抗苹果的iPhone。一些手机厂商基于Android生产了自己的品牌手机,但初期的销售比较平淡。谷歌之后推出了自己的手机Nexus One,但销售依然不够理想。现在,可能是为了追赶苹果,谷歌收购了创业公司Agnilux,该公司的团队曾经为PA Semi生产芯片。
微软在纵向发展方面有成功的先例。早在1997年,微软收购了WebTV,获得了其硬件和芯片设计团队。微软利用其中的一些专家在2001制造了最初的Xbox家庭游戏机,这给索尼和任天堂造成了冲击。而此前,这两家公司已经对微软的家庭设备造成了威胁。由于索尼和任天堂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客户,因此微软进入游戏产业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之后通过Xbox 360,微软加强了对芯片设计的控制——微软雇用ATI Technologies和IBM生产定制化的芯片,而非Xbox使用的一般性芯片。这使得微软的Xbox 360可以更好地与索尼的PlayStation 3展开竞争。
微软Xbox游戏机
微软的一笔更加微妙的收购发生在2008年。当时公司收购了Danger,一家设计Sidekick等早期智能手机的公司。利用Danger,微软开发了面向青少年的Kin系列智能手机。这项纵向战略损害了其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横向战略,因为微软开始与其手机伙伴展开竞争。
英特尔也已经采取了纵向战略。2009年,英特尔以8.84亿美元收购了风河系统公司(Wind River),以获得其嵌入式操作系统。风河公司的软件应用十分广泛,涵盖汽车、工业控制等很多领域。为了将芯片业务扩展到PC以外的领域,英特尔收购风河是合理的,尽管其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反之亦然
与微软的出发点不同,数据库巨头甲骨文认为纵向整合可以很好地促进软件的销售,因此以70亿美元收购了Sun。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一收购是否明智。但是,甲骨文从Sun的Sparc获得了一个大型的芯片设计团队。与外界的早期预测相反,甲骨文并未解散这些芯片设计团队。很难想象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现在会与半导体扯上关系。
惠普也同样不满足于在操作系统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上周,惠普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Palm。通过这笔交易,惠普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智能手机制造商,还有WebOS操作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各种便携设备。惠普的平板电脑将不再依赖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同时,惠普可能对该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 第1页:纵向发展再度“流行”
- 第2页:谁是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