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OCP China Day圆桌讨论:开放计算的关键是实践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邹云鹏

        2019年6月25日,由浪潮与OCP开放计算社区联合主办的首届OCP China Day(开放计算中国日)在北京正式开启。本届 OCP China Day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OpenRack、OpenRMC、SONiC、OAM等前沿技术话题,来自Facebook、LinkedIn、Intel、微软、百度、腾讯、阿里、诺基亚、中国移动、浪潮等资深技术专家分享了最新技术进展。近千名工程师和数据中心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OCP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硬件社区,2011年由Facebook发起成立,其宗旨是以开源开放的方式,重构当前的数据中心硬件,发展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基础设施等创新硬件。目前,OCP核心会员超过200家。

        OCP、ODCC等硬件开放社区的发展超出了预料,社区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走出互联网行业,走入电信、金融等传统行业。2018年,OCP非董事会成员的采购额同比增长超过120%。开放计算的发展源于开放性,源于共同生态,但更源于OCP技术和标准的实用性。无论是OpenRack还是OAM,都是来自最领先的企业的最领先的实践。实践经过社区的不断修正改动,又具备了广泛的适用性,这成为OCP强大生命力的根源。ODCC和OCP如出一辙,只是两个社区各自面向差异很大的中美需求,从而导致了社区标准的不同。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差异?OCP China Day举行了一轮圆桌论坛,邀请到OCP、Inspur、Intel、Facebook、LinkedIn、微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Nokia等9位大会演讲嘉宾参与,共同探讨开放计算趋势、开放标准融合,以及在AI、边缘计算领域的最新发展。

    OCP China Day圆桌讨论:开放计算的关键是实践

        以下为圆桌论坛的嘉宾分享实录:

        OCP和ODCC等不同开放组织的区别与融合

        (主持人)浪潮战略联盟与营销总监Rhonda Liao:我叫Rhonda Liao,来自浪潮美国公司。第一个问题想问,半年前有两个不同的组织,OCP和ODCC,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几年后大家再谈联合,我们看到有一些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安全方面的例子,所以看起来这两个组织,最开始制订标准要满足不同的需求,我们从过去积累了什么经验,如果还能重新开始的话,我们还是会关注不同的点?还是我们从最开始有一些最相似的地方?

        OCP CTO Bill Carter:我们OCP和ODCC成立之初,看到我们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关系,我们会集合一些工程师,跟他们介绍我们自己的组织,但是我们并没有合作的机会,所以对彼此并不了解。我们也不了解我们的业务有多少相似之处,我们的地区不同,我们假设在不同的地区业务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比较关注与差异,但是在过去几年,我们有机会进行合作,这些机遇最开始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地理区域,比如北美公司,通过OCP进行合作,中国的公司投入ODCC进行合作,晚一些时候有机会跨区域的进行合作,比如Sonic这样的项目,或者OAM这样的项目,还有一些机柜的设计,还有构成模块,还有我们的加速器卡。

        我们了解到了彼此的工作方式,怎么样跟彼此合作,我们也非常尊重彼此的工作,因此我们就有机会开始寻找两个组织的共同之处,今天我们是基于过去八年关系的构建,现在能够利用这个关系进行新的项目,所以我们非常期待能够有合作的机会。

        Rhonda Liao:所以你现在假设和过去一样还是不一样?

        Bill Carter:我不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是否能走到一起,因为有人说协作是基于关系,在过去八年,我看到我们建立了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跨越地区的关系,我不知道八年前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或者八年前的起步会不会和过去有所不同。

        Rhonda Liao:非常感谢Bill,Zaid Ai Kahn你怎么看?

        LinkedIn Head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Zaid Ai Kahn:我觉得挺有意思,我认为竞争是健康的,有时候我同意Bill,我们最开始的时候需求不一样,工程师的想法,我要构建这个东西它能满足我的需求,别人构建一个不同的东西,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坏事,在某一个时点融合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我们要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协作,百度发言人说你要想走的更快依赖于你自己,你想走的更远依赖于群体,你开始想联合做的话,那人可能太多,大家的需求不太一样,有时候最开始有不同的初衷但是最终会走到一起。

        Rhonda Liao:在速度和规模之间的平衡呢?

        Zaid Ai Kahn:有时候起步可能不同,但是最后会走到一起。

        Rhonda Liao:郭洪昌您的观点呢?

        浪潮高级技术总监郭洪昌:有几个技术规范,不同的技术规范是由于不同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所以OCP和ODCC两个不同的组织开发了不同的工具,在中国2011年的时候天蝎项目开始做起来,在天蝎项目中有一个集中散热的,在机架背部,整个机柜都有集中的管理,这是因为百度和阿里他们需要构建全新的数据中心,不依赖ISP,在中国数据中心,在那个时候是比较新的现象,OCP也有集中供电,但是没有集中散热,除此以外,对于机箱,OCP的机箱高度单位是OU,这是比标准的U更高一些,他可以给用户更多的空间,他可以容纳更多的加速器,把他放到机箱里,同时可以实现冷却,所以这个客户的技术需求是不一样的。

        再说到今天,我们看到AI和边缘计算这些新的应用也到了我们的生产环境中,我们认为有一些融合的现象,比如在AI当中,OCP中有OAI的项目,百度也参与到了工作组,对于边缘计算在未来也会有一些中国的客户参与,可能有一些组件还能反映到中国客户的需求,所以未来会有一定的融合,中国企业的需求会更多的反映到国际社区。

        百度AI系统架构师丁瑞全:我同意前两位的观点,还需要一些时间,在早期的时候OCP和ODCC建立的时候,我们也有过合作,就是要找什么样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彼此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我们了解自己的业务,所以要想对于架构得到共同的观点还是有些困难,比如说ODCC有集中的散热,但是OCP是分散散热,所以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管理系统,包括机柜的管理,对于ODCC,集中散热可以提高能效,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收集整个系统的信息,同时对于ODCC机柜,他的单元会更低一些,比OCP的机架单元要低,最开始对于服务器节点的设计会有所不同。随着我们逐渐的发展,找到一些共通之处,比如AI和边缘计算的领域,我们OAI的项目是非常好的例子,我们现在有共同的目标,我们需要解决类似的挑战,因此我们就发现现在可以在新的领域进行合作了,来促进这种共通的技术规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ODCC的成员,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其他的成员,现在也试图加入到OCP社区,找到共同的利益,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一些时间,现在已经是很好的时机了,我们可以相互合作,制定出通用的标准规范。

        Rhonda Liao:非常好,Zaid和Bill今天都说到已经到了融合的时点,也许在未来两三年大家可能会说,一旦我们了解到了融合的时点已经到了,我们可能会加速,会彼此走的更快,是不是现在说这个为时过早,也许过几年再讨论的时候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状态。

        Bill Carter:我认为非常自然的当你建立新的组织的时候,你会想要培育你的组织,你觉得其他的组织都是威胁,都是竞争对手。比如ODCC的人可能把OCP看成威胁,Open19诞生之后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随着我们向前发展,我们会认识到,我们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彼此的威胁,有很多好的事情大家可以共同去做,使所有人受益,所以现在我们在看这些核心技术,比如电缆的基础架构,Open19里面的,有一些布线的观念也在微软的奥林巴斯项目里所部署。现在的很多协作,网络交换机设备和Sonic项目,我们也在讲48V在机柜中使用,包括边缘计算中。我们不再把这两个组织看作竞争对手,我们现在把两个组织看作能够从你那儿借鉴什么,我能利用你的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共享,我们不要重复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现在的态度。

        包括像加速器的技术架构,我们有很大的分享在两个组织之间。

        Rhonda Liao:这是一个很好的点,我也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认为这正是由于像您这样的领导力有这样的开阔的胸怀,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合作,在往下走之前有没有其他的人想要分享一些观点,关于刚才这个问题的。

        Zaid Ai Kahn:我补充一点,最终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这个融合的趋势是乘数的推动的力。

        开放计算在不同地区需求不同,OCP成员们的看法

        Rhonda Liao:我们讲过了差异和现在共同领域的合作,那么张霖涛是软件专家,我们把重心换一换,因为我们看到不管是硬件,在软件部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你考虑到OCP和其他开源的例子,软件领域怎么处理不同的需求?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霖涛:这是很好的问题,软件更灵活一些,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成本解决,所以硬件的配置也是不同的,软件相通性更多一些,对于不同硬件的组织部分可以通过软件协调起来,使上层应用跑的更无缝,不会被硬件不同所连带,如果我们有了开放标准,有了软件的API接口,对于需求的解决也比较简单。

        Rhonda Liao:所以其实软件更容易使不同的地区协作起来。就刚才这个问题,软件的部分需求的不同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补充?

        Intel Fellow Mohan kumar:我们看软件的多样性确实有很多不同地区的需求,包括商业方面的需求都不一样。如果我们会有不同的软件的应用,我们会有不同的需求,可以通过不同的需求对软件进行更好的不知何调试。

        Rhonda Liao:对于软件这边,过去一段时间里大家看到采用的标准,对软件来说越来越容易了。

        Bill Carter:我也补充一下软件相同的项目,OCP里有25个相关的项目,而且这些项目之间都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不光是从它的组织架构来说很复杂,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也非常复杂,很难有一家公司就能够独立的开发这些软件,有很多ODCC的团队和社区,他们在开发机柜层面的管理能力,这是几年之前的事情了,在OCP这边,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弱势,我们也是最近才刚刚开始认识到OCP在这一块的弱势,所以我们会想要借用ODCC在这些年的开发成果,借鉴他们的开发成果,特别在固件和系统的初始化等等,这些方面都有一些复杂的元素,我们现在开始对这些流程做分解,好几年之前就开始做了,英特尔这边也帮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把这些元素做一些分离和分解,确保在这个过程中授权编码,能不能做一个分发,我们做了很多相干的工作,像linux等等相应的团队和机构都有帮助我们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有很多不同的组织和架构一起共同的解决相应的开发和问题。

        而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努力终于显示出成效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推出系统初始化的固件,我们过去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上面,包括安全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新的成果。说到软件不同的组成和不同的软件,像智能网卡,智能网关项目等等,他们的复杂度很高,但是比如OCP现在在硬件方面就有很多很好的网卡下面的标准和规范,正好这些相应的规范又可以与我们对智能网卡等方面的软件开发等等结合起来,和linux堆站结合起来,现在是比较好的时间点。

        张霖涛:我也补充一点,在现在云的时代,开放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像AWS等等这些云服务提供商,他们的规模非常大,如果每年买一百万服务器,你就需要大规模的云服务,所以大家现在会发现如果你从头开始打造你的云服务,这个可能已经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因为这是非常耗费成本的,到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而客户也不一定愿意把他原来存在别的地方的东西存到你这儿,如果你能和其他系统适用,这会大大提升竞争力和效率,所以在这个环境下面,我们需要通用的标准和规范的。微软也是在帮助我们做这样的事情。

        几十年前微软说过去好像是犯了一个错误,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在拥抱Open source了。

        Rhonda Liao:你提的这点衔接到了我下一个问题,讲讲我们客户的痛点,通过Open source 可以解决哪些痛点,比如英特尔及时处理很多终端客户的痛点,如果您有相应的经验也可以分享,或者作为一个终端用户也可以分享?用户都有自己的痛点,那么他们的痛点在哪儿,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以客户的视角来看,我们今天讨论了很多相关的新技术,比如AI、Openedge新的服务等等,像OCP这样的开放组织,他需要解决客户的哪些痛点,或者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Mohan kumar:客户需要很多平台的解决方案,然后还有很多相应的用户的云的使用,你没有办法从物理的角度特别方便的接触到他,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有的解决方案都需要用户有自己更好的控制,如果他们不能在物理角度更好的接触到这些东西我们如何才能保证用户有更好的控制,这可能是客户的一个需求。另外,客户的体验,我也没有办法跟客户说我现在已经有一个解决方案了,他可能需要边缘计算器做支撑。

        Rhonda Liao: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东西不能自己想当然,所以我们特别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看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不是直接为我们的客户所定制的。

        Nokia Hardware architect TomiMannikko:我觉得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要,因为客户的需求对于edge来说非常关键,而且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物理的限制,这个如此,产品本身也是如此,一个好的OS对一个产品非常重要。

        Rhonda Liao:你之前对于Openedge和OCP都有合作经验,你的团队有没有从客户那边拿到全面的需求,像Open Ich和OCP的标准解决了客户的痛点?

        Nokia Hardware architect TomiMannikko:我们很多客户有明确的需求,我们也有客户对环境有特定的需求,比如设备装在什么环境下面等等,有了客户的需求就想办法通过特定的方案满足他们的需求。

        Rhonda Liao: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客户有多快拥抱我们新的产品,通过你的答案也可以看到,他们其实非常愿意,非常快的利用这些新技术的。

        腾讯专家工程师蔡克文:我想分享一下对Open Source的经验,中国有一句话,如果是自己单打独奏可能非常容易改变自己的方向,很容易做决策,马上就可以比较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方向,如果是一个团队的话,可能调转船头比较难,但是长期朝着一个共识努力,所以通过开放的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朝着一个大家相同的方向来努力,微软给我们推动的Sonic项目就非常关键,Sonic确实解决了我们这些工程师和开发者们的痛点,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从零开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经历放到特定的客户需求的定制开发中,因此我们也可以做很多功能的定制开发优化和问题的解决,这对整个行业生态系统都非常正面,非常积极。

        另外,在未来,像5G和AI还有边缘计算发展越来越快,这样的生态系统变的越来越复杂,从存储、互联、端的各个不同的层级,我们都会看到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和潜力,所以我们就需要各个参与者都能一起通过开放的框架参与进来。

        Rhonda Liao:开放的框架给予你资源帮助你更快解决问题对吗?

        蔡克文:是这样的。让工作更有效率。

        Rhonda Liao:一开始开放组织也是帮助更好的解决客户的问题。Steve Helvie你呢?

        OCP VP of Channel Development Steve Helvie:我们谈到客户的时候说什么,我觉得不是那种超大规模的客户,而是那种中等的,一年大概两千到两万个服务器级别的客户,我会谈软件的IP等等,我跟客户聊的时候,他们问我现在这样的配置能达到什么样的性能,他们非常想要知道产品的商业价值,所以我们希望像ISP这样的做一个测试,让这些客户更加清楚有一个认证的结果,我们这个配置可以达到什么性能水平。

        第二点,支持,主要是运维方面,很多人谈到开放项目的时候,95%是项目和产品本身,只有5%才是相应的技术支持,所以很多人在购买自己从来没有用过,从来没有买过的产品的时候,他们会担心最后没有获得比较好的售后的支持和维护,比如他们有没有办法拿起电话就能联系到这个OEM,如果我们能给到这个消费者,给到我们的客户,除了这个产品性能之外还能给他相应的客户支持售后支持的介绍,这个非常重要。

        第三点,采购,这一点我也觉得非常惊奇,很多时候商业的决策者,他们会觉得我们的产品非常有意思,他们会说你要跟我们的采购谈一谈,让采购理解一下你们的模式,因为很多采购不太了解新的技术,比如他们以前是从市场第一层级的OEM这边购买产品,接下来他们需要购买一些新的产品,或者说把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介绍给他们,这个对于采购的再教育非常重要。

        第四点,我们相应的设备和场地。很多时候购买我们服务的,他们并自己的数据中心,  所以OCP非常关注这个,这些客户有没有准备好部署开放计算的设备,所以在这个方面,在我们的场地,我们的机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机房的生产者他们生产的数据中心和机房太高端了,之前就有一个美国的网络公司,他在一个数据中心大会上对听众说,我并不需要你们把数据中心建成第一层级的数据中心,我只要第二级的,我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做自动的运行,所以你不要给我准备那些UPS,那些冗余的电力设备等等,也不用把地板垫高,我自己的软件可以帮我做好冗余的运营,他当时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者这么说的。这是另外一个可以讨论的。

        Rhonda Liao:我从你说的这些内容里听到,OCP如果推出一个新的技术,关于这个技术如何进行部署,如何解决客户的痛点,解决你提到的这几个问题对吗?

        Steve Helvie:对,因为我挺希望有一个标准,通过这个标准可以认定多个供应商,这些采购的人他们也很喜欢这一点,只是他们需要了解这个项目。

        Rhonda Liao:这是如何让更多的公司和客户了解这方面是吧,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从客户层面回答这个问题的?

        Zaid Ai Kahn:我非常同意,我们是一个超高规模的,我们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也有自己的专家团队,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非常好的技术,但是外面可能没有这么好的生态系统,里面有足够的技术和应用,如果说我们想把自己的这些东西转移出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方案,所以我们自己的责任能够尽快的推动整个行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另外,这也是所有这些开放的框架,开放的机制,未来的一个方向,我们和软件不同,因为软件有很多人可以更好的在这些开放社区里做一些贡献,给出他们的建议和反馈,我会看到这个确实是现在在软件这一块,在开放框架里能做到的。

        在整个生态系统里要看一下怎么更好的做推荐。

        Bill Carter:即便在软件也要看到开源软件这部分需要软件工程师能够下载相应的软件做一个二进制的测试,Sonic把我们要开放的又进了一步,为我们平台建立二进制系统,你可以到Sonic那边下载平台的二进制代码,安装然后开始运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对于开源的软件项目,他已经有了上市策略,并且有了支持策略,所以我们需要在硬件方面也效仿这一点,这样就可以购买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一个解决部分。

        超大数据中心,他们可以买这样的解决方案,他们建数据中心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去组装,很多解决方案也是经过测试的。当你的技术扩展到大规模企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软件工程的部门,就像我们把BIOS和BMC的固件也需要做好。

        Rhonda Liao:所以完整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郭洪昌有补充吗?

        郭洪昌:我认为Steve Helvie的观点很好,开源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运营成本和支出,对于OEM和ODM制造商,也可以减少他们的资本投入,比如你设计一个系统,分享你的设计文件,在一个网站上或者门户上,OEM厂商可以非常容易的复制分享,很快的就能够设计部署,而且基于客户的需求可以进行再设计和部署,所以这个循环中大家是一起努力,这是非常积极正向的循环,使得其他各方可以给设计文件加入更多的想法,使生态系统更加丰富,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想法不仅仅是终端用户,而且制造商也可以互利共盈,从这个参与当中共同获益。

        专家们对于OCP China Day的评价

        Rhonda Liao:所以说开源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这已经回答了三个问题,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在此之前,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OCP China Day已经结束了,希望每个人评论一下,给我们的活动做一个反馈,可以说任何一个观点,任何想跟观众交流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观众,比如对于开源的热情,对今天的活动有什么评价?

        Steve Helvie:我在台上已经说过了,对于开源的热情在中国持续下去了,OAI项目还有OAI加速器基础设施的演讲非常好,我们看到了很多公司,他们都是中国的公司,所以很好的领导力和参与程度都是来自于中国,我认为他已经超出了过去六到十个月的想像,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蔡克文:我觉得今天的大会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本来是五百人注册,参与的超过了一千人,参与者非常的多,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对于OCP的关注度有多高,希望成就一些共同的东西,不同的项目呈现了不同的内容,从硬件软件和不同的公司都介绍了这个解决方案,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新的参与者加入到这个OCP的大社区里面。

       丁瑞全:会议举行的非常成功,我们几个月之前就在筹备这个会,在议程的设计和细节讨论中都出了一份力,会议成功我也很高兴,另外他也吸引到了很多中国社区的注意力,我们本来预计的是五百人参加,但是参与人数远远多余五百,这是很好的现象,对于百度而言,从OIA项目开始加入OCP的,我们也想要继续贡献更多,比如在边缘计算领域,在水冷和48V供电这一块,我们希望和OCP的社区合作有更多的贡献,谢谢。

        郭洪昌: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这个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已经分享了观点,在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五百人可能都实现不了,但是今天当我步入到会堂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七百多人了,而且到这一天结束的时候,观众都很累但是还是有好几百人在非常认真的听演讲,他们的热情和渴望是非常明显的他们都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前沿技术和趋势,所以我认为这个活动非常的好,希望明年还会在中国举办一次OCP的活动,希望我们的参会者超过一千人。

        说到不同的演讲,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OAI演讲,一个是关于边缘计算的几个演讲,我觉得OAI的部分不仅仅AI计算算力能够有系统交付,而且还能够解决一些关键点,比如说整个系统的能耗,高速信号的瓶颈,我们怎么样能够给系统提高性能,同时能够有集中的管理这些想法都非常优秀,还有边缘计算从诺基亚,还有几个中国的玩家,他们都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怎么样把想法转换成实际的产品,个人来看,我非常期待看到更多的物理系统和POC在中国在明年能实现,这样可以呈现给中国的客户。

        Zaid Ai Kahn: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源在中国不仅仅是热情,而且有很多的演讲都是在强调开放性,这些都是保持领先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我听了所有的演讲,大家的思想和合作都很好,我们要集成力量来解决问题,我最大的印象,很明显中国是前沿,我们很多人在北美,我们都很纠结,怎么样使得开源站在舞台中央,但是在中国已经站在舞台中央了。

        Bill Carter:首先要感谢浪潮团队,我们计划这个活动已经好几个月了,大家都知道,在美国西海岸已经是晚餐的时间了,已经到一天末尾了,我们跟中国团队打个电话,中国还是大清早,他们也起来接我们的电话,Steve 在伦敦,他可能是半夜,大家都有时差,但是我们还是协调起来了,感谢团队做出的努力。

        OCP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不想妨碍协作,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协作,我们不想成为大家协作的瓶颈,我们需要OCP继续扩展,要独立的扩展,不管我们个人是什么情况,我们希望组织能够继续扩展。今天我看到了开源和社区,而且是中国的社区在如何开展,哪怕我们没有加入中国社区也是在极大的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上台的每个人都谈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供应商伙伴有其他社区的成员,他们的技术,他们所做的赋能的项目,没有我们的介入,中国的OCP社区也在蓬勃的发展,这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看到这种荒原大火,我觉得非常好,使得开源的思维方式可以继续下去。

       Rhonda Liao:非常感谢Bill 。

       Mohan kumar:首先要感谢会议的主办方和承办方,这个大会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你举办的时候要是收几千块钱的入场会,这个门槛就比较高,但是我们的活动是免费的,在其他的地区,我们的分会会收费,但是地区研讨会都是免费的,我也是少数的讲英文的发言人,一般来说我演讲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看手机,但是今天不是这样,大家都显示出极大的兴趣,都想要成为讨论的一部分。

        Rhonda Liao:这也显示出了观众们对大家远道而来的尊重。

        张霖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OCP的活动,我也很高兴,我并不是一个硬件的人,我相信硬件人一般都是非常私密的环境下去工作,尤其是像这种芯片制造商,他们一般的行为都比较隐秘,但是现在我非常高兴的看到这种开放性和开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中,甚至芯片制造商开始开放他们的设计,从系统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能够共同合作,使得整个系统运行的更好,因为我们能够了解硬件的盒子里是怎么样转的。

        TomiMannikko: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的成功,有很多有意思的人发表了演讲,而且有很多人在线上听我们的会,像这样的大会,包括OCP的其他活动都是很好的宣传方法,并且构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跨越各个地区,像这样的活动特别好。

        Rhonda Liao:感谢Tomi。其实大家才是使得这个活动如此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主办方把这个议程的设定这点做的很好,但是你们的亲自参与,你们对于技术的讲解才是使得整个活动成功的关键,所以我非常感谢各位,希望各位继续在未来支持我们的活动。

        这就是我们圆桌论坛的结束了。谢谢大家!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OCP China Day圆桌讨论:开放计算的关键是实践//server.zol.com.cn/720/7207325.html

    server.zol.com.cn true //server.zol.com.cn/720/7207325.html report 20348 2019年6月25日,由浪潮与OCP开放计算社区联合主办的首届OCP China Day(开放计算中国日)在北京正式开启。本届 OCP China Day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OpenRack、OpenRMC、SONiC、OAM等前沿技术话题,来自Facebook、LinkedIn、Intel、微软、百度、腾讯、阿里、诺基亚、中...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周关注排行榜
    • 产品
    • 品牌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