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概念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而在云计算蓬勃发展之后,雾计算、霾计算等概念也逐渐涌现,而最近两年,特别是最近这一年中,边缘计算又成为一个新的热词。那么究竟边缘计算是什么鬼?它又和物联网应用场景有什么关联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边缘计算?
根据维基百科解释,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又译为“边缘运算”,是一种分散式运算的架构,将应用程序、数据资料与服务的运算,由网络中心节点,移往网络逻辑上的边缘节点来处理。边缘运算将原本完全由中心节点处理大型服务加以分解,切割成更小与更容易管理的部分,分散到边缘节点去处理。边缘节点更接近于用户终端装置,可以加快资料的处理与传送速度,减少延迟。在这种架构下,资料的分析与知识的产生,更接近于数据资料的来源,因此更适合处理大数据。
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将数据就近计算,不用每个都返回到计算中心去处理,所以也有一线技术人员说,这就是分布式计算的另一种说法。之前都回源取数据做处理的东西,现在都分布到各个节点来计算,然后就近计算。在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中,每个边缘都是中心。
去年,为了这个边缘计算的概念,英特尔、ARM、华为、软通动力等多公司合力成立了一个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简称ECC。联盟的成立再次为边缘计算概念的流行提供了助力,毕竟这么多公司都在为边缘计算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