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这个概念的出现已经有十几年时间,尽管其采用浮点运算技术使其在数字化图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却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VR、AR技术不断成熟,行业对数字化图像计算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显现,鞭打GPU得到"升级"。
VR属于一种为使用者营造一个,有动态全景画面构成的"沉浸式世界",这要求我们在应对复杂图形、动态图像和特殊场景(如夜间)时,能够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这要求数字画图形计算力的提升。
很多人认为VR只是游戏的升级体验,的确,传统游戏有1080P的分辨率和30Hz的刷新率就够了,而V R对于GPU的需求,是传统游戏的7倍以上,VR游戏需要做到人机交互。
除了VR在消费/游戏领域的应用场景之外,VR在工业场景之下或许有着更广阔的空间,例如:网购、高危行业、房产和工业应用。目前这些应用场景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是VR的出现已经让我们看到GPU的发展潜力增大,这一点在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领域也能得到佐证。
当然,笔者在文中提到VR让GPU升级的推论也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因为,目前VR行业标准还不够成熟,VR生态圈也没能形成。如果等到"VR让GPU升级"得到实践,还需要VR消费、商用技术不断成熟,需要内容生态不断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