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传输分为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由标准的HTTP服务器便可发送文件,优势在于稳定无损易于管理,但不足在于其无法快进快退以及跳过等操作,延迟较高。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些短视频,片头、片尾以及无法跳过的广告,通常便是采用了这种传输。
直播流式传输过程
而实时流式传输则需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配匹,保证媒体可以被实时观看,直播用的便是这种。实时流需要用到专业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如直播就常采用RTSP协议,优势在于实时传输,无需等待。而问题也很明显,容易受网络拥挤等问题影响导致画质不佳。
一个完整的直播过程,便是一个流式传输的过程的具现,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编码、封包、推流、传输、转码、分发、拉流、解码数据再到播放。由于流媒体具有很强的及时性,因此整个过程的延迟越低,用户体验越好。
而相应的,而为了保障直播过程的流畅性,直播行业对带款的要求也十分庞大。各大直播平台每年仅在此项中的投资动辄上千万,重要的是,这种硬成本是无法通过技术或者市场手段所弥补的,只能用白花花的银子来解决问题。
假作真时真亦假
基于实时流式传输的直播对传输速度有很大的要求,可一旦传输文件过大,那么即便网速足够快也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和卡顿,影响用户体验。那么直播的数据前期处理是怎样完成的呢?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直播普遍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分别采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视频数据普遍采用RGB或者YUV格式,而音频则倾向于PCM格式。这几种格式的特点在于稳定,而缺点也很明显,太大了,因此前期必须通过压缩处理来降低整体大小,提升存储和传输效率。
而采用视频编码压缩视频体积,还有利于视频的推流、拉流和存储。压缩方法简单来看便是通过编码器,将多张图像进行编码后生成多段图片集,其体积大小要远小于原有大小。播放时通过解码器读取多段图片集并且加以渲染显示,便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直播的效果。
编码的核心在于分辨率、码率、帧率等参数中寻求最佳平衡点,以求达到体积最小、画面最优的效果,而这就对各自平台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平台采用的编码器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相应的,编码器兼容的平台越多其成本自然也就越高。
而且如果直播前期所采集的数据直接传输,部分主播的观众很可能被吓到一个不剩。今年上半年一个网红大聚会里,那些肤白貌美身材好的美女主播纷纷原形毕露,网友惊呼上当了,这都需要“归功”于前期处理中的美颜处理。
提到美颜,现在几乎是人手必备的自拍神器。脸型可P,肤色可P,痘痘斑点可P,甚至连身材都可P。如果没有美颜这一技术,现在的女神时代很可能要变回原始时代。而且美颜技术还可以帮助打水印保留直播记录等,这也是国家规定中必须完成的部分。
随着更多的美颜APP出现,美颜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更多的应用,而事实上这一技术也并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点。由于人的肤色往往与周围颜色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颜色对比等算法识别图像中的皮肤部分,确定皮肤轮廓,进而找到人脸范围。
在确定了这些后对皮肤部分区域进行色值调整,添加白色图层、调整透明度后以便达到美白。而也可以通过模糊滤镜处理对图像产生磨皮效果,而此外各个平台还会有一些特色的美颜处理,各自算法不一,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