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型机市场一直是国外厂商唱主角,直到浪潮推出K1,才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与此同时,浪潮更注重小型机生态布局,K1之后,接连发布了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数据库、迁移部署管理等相关领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接纳度。
天梭K1最大可支持8路,64个计算核心,2048GB内存,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9%。同时,浪潮K1的操作系统采用的是K-UX操作系统,通过了等保三级,符合国内安全标准对操作系统的安全要求,实现了系统的自主可控。
天梭K1
为了完善K1的生态环境,浪潮还推出了K1+K-DB联合解决方案。K-DB采用了多进程多线程、多版本数据并发控制、存储虚拟化等技术,保证了产品性能和稳定性。联合解决方案不但在生态层面进一步完善,对于整个行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诺登事件”之后,我国对于产品的自主可控要求增加,“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也急需我们不在停留在“去IOE”的呐喊阶段。无论是K1的出现,还是K-DB数据库,都在宣告我们已经进入“后IOE”时代。盖国强表示,对于大量的行业用户来讲,集中式OLTP技术仍然是唯一可行的技术选择,基于浪潮天梭K1和K-DB的数据处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对与小型机来说,RISC精简指令集虽然经历了40年的打磨,但是仍然是大多数小型机所选择的基础架构。尽管X86架构似有崛起之势,但是对于小型机而言,UNIX和大型机系统依然承担着绝大部分对于扩展性、可用性和可预测性能上有着很高的要求重要工作负荷。
标签: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