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特尔DC S3500系列规格
SSD固态硬盘,以其高性能、体积小巧、能耗低、安全可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个人消费级还是企业级,SSD已经逐步走入主流应用的殿堂。
作为芯片大佬,英特尔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的数据中心级DC S3500系列固态硬盘,该系列产品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工作负载,比较适合于Web主机托管,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虚拟化服务器等读取密集型应用。IDC预测,全球在云服务上支出将达到44.2十亿美元,今年云应用数据中心对性能、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SSD,尤其是企业级SSD已经越来越获得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DC S3500系列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TCO,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响应时间,提供效率,降低功耗。在产品规格方面,英特尔SSD DC S3500系列SSD采用了20纳米英特尔NAND闪存设计,支持SATA 6Gb/s接口。拥有1.8寸和2.5寸外观规格,以及容量在80GB至800GB之间不等。性能方面,英特尔SSD DC S3500连续读取速度高达500MB/s,连续写入速度高达450MB/s,随机读取性能可达每秒75,000 IOPS。
英特尔SSD DC S3500系列还包括数据保护功能,以解决IT和数据中心专业数据丢失的担忧。内置电容提供了一个备用电源,允许在功率损耗的情况下保存数据,另外还支持256位AES加密保护,对于企业级注重的安全问题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2图解英特尔DC S3500结构
英特尔S3500定位旗舰企业级SSD,标准化的2.5英寸规格有助于安装和部署在各类机架、刀片服务器中。该系列产品和以往英特尔SSD一样采用坚固耐用的铝质银色外壳,正面有详细的输出功率,规格,各种认证图标,在右下角有个黑色的英特尔LOGO,四角有螺丝固定。
英特尔DC S3500系列SSD(480GB容量)
在背面光秃秃的,只有一个QR2维码,四角有固定用螺丝孔位。
英特尔DC S3500 SSD控制器(PC29AS21CA0)
PC29AS21CA0控制器两侧有两个镁光512MB DDR3-1600 ECC DRAM缓存,也就是总共有1GB DDR3缓存。PC29AS21CA0控制器采用的是8通道架构设计。PCB的侧面有两个电容,3.5V/47uF电容额定温度为105C,能降低NAND功率损耗问题。
英特尔DC S3700(左侧)和DC S3500固态硬盘
英特尔DC S3500系列的SSD采用的NAND颗粒基于普通的、不搭载HET技术的MLC芯片。HET(High Endurance Technology,高耐久技术)是Intel一套包含多种用来增强MLC芯片的耐久性的技术,这表明和S3700系列存在较大差异,而且S3500 20nm工艺的NAND芯片让耐久度也比S3700要低一些。
整体而言,DC S3500系列SSD更适合应用在读取密集型应用,相比持续写入性能更为强大的S3700来说,其更低(几乎为S3700一半价格)的价格无疑会极大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这也就使得DC S3500在追求高性价、更多读取密集型应用的用户来说,更为值得选择。
3英特尔DC S3500特性解析
英特尔固态硬盘DC S3500 系列将快速而一致的读取性能与强大的数据保护和低活动能耗级别相结合,为视频会议、大数据分析或虚拟客户机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典型的 50?s(99.9%的时间最大为 500?s)的持续低读取延迟以及高达每秒 75000 输入/输出 (IOPS) 的紧密发布提供了专为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升级设计的高性能、 可靠和高效的固态硬盘。
此驱动器的主要功能和优点包括英特尔第三代控制器、业界领先的20纳米多级单元格 (MLC) NAND 闪存技术、完整的端到端的数据保护、增强的电源丢失数据保护和范围广泛的最高为800GB的容量。
英特尔DC S3500系列SSD
这款产品主要拥有如下特点:
快速和持续稳定的性能
DC S3500系列提供了快速的数据读取和写入尤其是读取的性能, 特别适合于视频流、视频会议、虚拟客户端支持、大数据分析等工作负载。其随机读取4KB数据包能提供75000IOPS,而其能耗仅为1.3W,从而实现快速数据传输和低功耗的双重功效。
端到端数据保护功能
DC S3500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也就是从数据进入SSD到离开SSD的整个环节,都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保护机制在运作。包括NAND、SRAM、DRAM等,都可以实现数据保护。增强了电源丢失数据保护,提供了一个应急内置电容电源保护设计,确保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另外还支持256位AES指令集加密,以防硬盘丢失时数据资料不会泄漏。
能效持续优化
IT预算的缩减会给企业在构建IT设施的时候带来压力。通过采用最新的20nm MLC NANA主控闪存技术,DC S3500系列可提供优化的性能和能耗比,降低功耗,提升更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性能,不断优化每IOP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