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作者:范平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信息社会,人们对计算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相反只会越来越浓厚。对于PC带来的办公、娱乐等需求会随着科技力量的创新而转化到诸如超极本、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等产品平台上。也就是说,PC将逐渐会由这些超极本、平板电脑、手机取代。

        时至今日,超极本将迎来其第三代(Haswell)发展时期,变形、触控、超薄、超低功耗(超长续航)、高性能的特点,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性能、便携、移动办公和娱乐的需求。尤其是在企业办公领域,基于英特尔博锐技术的商用超极本,也将为人们的高效工作、业务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PC拥有的功能,超极本几乎都有,甚至连平板电脑都能满足一部分用户对于办公(娱乐就更不用提了,那是平板电脑的看家本领)的需求。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基于英特尔博锐技术的商用超极本

        从以上简单的例子,或者我们将其看做是早几年就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从这些实例中可以了解到,传统的服务器也将上演类似的变革,而且相比消费级领域,企业级市场或者说IT系统的后端,其平台切换的速度和频率会晚一些

        但姗姗来迟的变革,总归还是会来的。云计算时代下,传统服务器也将面临PC类似的境遇:

      能耗与成本

      十年前IDC分析师就在给人们强调TCO总体拥有成本的理念,然而在当时的CIO/IT经理人员往往并不在意,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产品本身的性能、性价比,而忽视了放置在数据中心运行的能耗、运维成本。运维本身关系到IT系统的效率稳固性,间接地还将增加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雇佣、培训成本。

        应用导向

        传统服务器在工业标准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采购基于当代最新架构的服务器来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资源池。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BYOD等趋势的逐渐增强,其背后的应用会随着负载规模化而对服务器基础架构产生鲜明的差异化需求。比如互联网行业的高密度、多节点计算需求,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需求,BYOD需要对多种设备终端进行更智能高效的管控……等等,这些都说明需要有对应的服务器产品解决方案。

        融合与创新

        融合,其实与我们后文要谈到的“一体机”有关联。这里我们主要从云时代下的新型服务器解决方案来探讨。技术不断在创新和进步,传统的以塔式、机架、刀片为形态的服务器将在云时代变得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针对性的一体化服务器产品解决方案。比如今年年初百度推出的基于ARM存储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就是百度基于自身应用特征而设计研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基于ARM架构的百度存储型服务器

        而这种利用ARM架构平台融合自身设计元素,其本身也体现了融合的趋势。当然,在各种新型服务器包括云服务器平台上,融合的特征还体现在服务器内部的整体模块化设计和软硬集成的解决方案。

        回到我们此前介绍的这两个实例,联想推出的涵盖高密度ThinkServer SD 330、SS430以及存储型服务器RD430、RD430X,也是面向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对于高密度计算和存储的应用场景的专有方案。而天地超云推出的高温服务器、云服务器,其实也是迎合“为云而生”的新生代服务器市场发展方向。 

    标签:超极本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