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综述
至强E5的推出,加速了云的落地,消除了计算瓶颈,也引领了服务器领域新一轮的升级换代。作为国内中小企业应用服务器领先品牌,强氧推出了基于该处理器平台的完整产品线,而且也独具匠心地引入了最新的Intel C600平台架构,从而进一步发挥至强E5平台的超高计算性能和运行效率。
RS1700S-6 G2就是强氧RS1700系列中最具特色的一款采用至强E5和Intel C600芯片组的服务器。它是一款紧凑性的1U机架服务器,具备更快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内存带宽,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
此次送测的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配备了一颗主频为1.8GHz的至强E5-2603处理器,四核心共享10MB三级缓存,热设计功耗为80W。该服务器在1U的空间内还能支持用户扩展至二路,从而形成更加密集型的计算效能,
送测机器配置有2根金士顿4GB DDR3 ECC内存条,用户也可以通过内置的8个内存插槽实现扩展,满足用户应用程序的多种性能要求,最高可扩展至192GB DDR3,这对于1U超密集计算性能的服务器来说,也足够日常使用了。
另外,这款服务器配备了4块S00GB SAS硬盘,并配备了LSI MegaRAID SAS 9260-8i磁盘阵列卡,该阵列卡每端口可支持高达6Gb/s的数据传输速率,提供512MB高速缓存(800MHz)。它可在为用户带来新特性与更高性能的同时,仍可支持前代3Gb/s SATA和SAS的所有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1U超密集型应用服务器还配备了导流风罩,对于机器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来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彰显了国产服务器厂商强氧对于系统稳定和人性化设计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毕竟在1U入门级服务器领域,配备导流风罩的产品并不多见。另外,这款服务器还配备了一块Seasonic 80Plus电源,型号为SS-400H1U,功率为400瓦。全冗余热插拔风扇设计。
强氧RS1700S-6 G2在1U高密度的计算空间内,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外置接口,满配4块硬盘而且还提供了LSI 9260-8i阵列卡,可提供更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与保护。通过搭载全新至强E5-2600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更强性能的同时,最大化降低功耗。
前面提到,强氧RS1700S-6 G2是一款1U入门级机架服务器,它拥有着超高的计算密度。从外观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款产品外观精巧、结构紧凑、布局规整。
强氧RS1700S-6 G2提供块栅格状的前面板,设计简洁大方。在提供最大化散热效果的同时,品牌Logo铭牌、锁孔和右侧的电源、指示灯分列左中右,给人一目了然的整体感官效果。
强氧RS1700S-6 G2前面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服务器顶盖靠近前面板部分,提供有清晰直观的结构拆解图示,其左侧还提供有服务器产品信息,包括服务器型号、配置、出厂日期等重要信息。
借助附送的钥匙,开启并移除服务器的前面板后,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服务器的前置结构。该服务器搭载了四块3.5英寸热插拔硬盘。
强氧RS1700S-6 G2提供4个硬盘仓(搭载4块3.5英寸硬盘)
在强氧RS1700S-6 G2的后端,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服务器采用了一块电源,提供4个USB 2.0接口和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另有VGA和串行接口,同时还辅以密集的散热通风口,以确保通风散热效果,保障系统的持久稳定运行。
编辑点评:
作为国产服务器厂商,强氧推出的这款RS1700S-6 G2服务器,无论外观设计还是接口布局,都可与国际一流厂商相媲美,前面板既增加了对物理磁盘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通风散热,并提高一定的美观度。
强氧RS1700S-6 G2沿袭了以往产品在机器顶盖上标注产品结构和拆解示意图,设计较为人性化。美中不足的是,作为1U机架服务器没有提供免工具拆卸设计,不过拆解该服务器也非常顺手,在机房中部署配合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机器的拆装。
3内部设计:用料十足 冗余扩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由于这款产品不支持免工具拆卸,因此在开启机箱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把螺丝刀。好在锁定机盖的螺丝并不多(只有2颗),而且设计并不复杂,因此开启比较顺利。打开机盖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内部整体情况。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款强氧服务器的各个功能模块和组件分布清晰,在1U的机器空间内,走线也很有条理。服务器主板和硬盘中间,分布着六组热插拔风扇,主板上方还放置有一块导流风罩。
强氧RS1700S-6 G2内部结构一览
双处理器插槽 超高密度计算
强氧RS1700S-6 G2在1U的紧凑空间内,采用了双插槽式设计,支持最多两颗高性能至强E5-2600处理器。送测机器配备的是主频为1.8GHz的至强E5-2603,该处理器采用了32nm制程工艺制造,四核心共享10MB三级缓存,热设计功耗为80瓦。
得益于Sandy Bridge架构的全新设计,与前一代的至强5600系列相比,具有更多的内核、更大的缓存、更多的内存通道,并直接集成了PCI Express 3.0连接,以及第二代Turbo Boost2.0睿频加速技术、AVX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等新特性。需要指出的是,标配的这款至强E5-2603并不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不过用户也可以通过升级来获得更高级别的至强E5-2600的其他规格产品。
这款服务器还提供有8个内存插槽,可实现最高192GB DDR3扩展。标配的是2根4GB DDR3 ECC内存条。
扩展性优良 冗余设计
强氧RS1700S-6 G2采用了冗余设计,配备有6组热插拔风扇,而且还提供了LSI 9260-8i阵列卡,可提供更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与保护。
强氧RS1700S-6 G2还提供了6个PCI-E扩展插槽,其中有3个PCI-E 3.0扩展插槽,而且也内置有USB接口和多个SATA接口:
编辑点评:
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在紧凑的1U空间内,能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和散热效果。另外,至强E5-2603处理器的搭载,也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和设备扩展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护用户投资。该系统内部各个冗余模块和清晰的走线布局,以及导流罩的应用,也对散热和管理员日常维护提供巨大帮助。
LSI 9260-8i磁盘阵列卡和PCI-E 3.0扩展插槽的集成,也有助于大幅提升磁盘I/O和数据吞吐速率,满足用户在处理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或者数据查询的时候,提供更加完备的性能保障和安全性。
4强氧RS1700S-6 G2规格解读
介绍完了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这款产品的规格。
前面我们介绍过,这款强氧RS1700S-6 G2是一款1U的两路服务器,标配1颗主频为1.8GHz的至强E5-2603处理器。内存方面,搭载的是金士顿的4GB*2 DDR3 ECC,频率为1333MHz。存储方面,配备4块300GB转速为15K的硬盘。
强氧RS1700S-6 G2 | |
外形/高度 | 机架/1U |
处理器 | Intel Xeon E5-2603 1.8GHz |
处理器数量/最高 | 1/2 |
L2缓存 | 4×256KB |
L3缓存 | 10MB |
芯片组 | Intel C600 |
内存/最大 | 8GB DDR3 ECC/192GB DDR3 |
内存插槽 | 8个DIMM插槽 |
扩展插槽 | 6个PCI-E扩展插槽 |
硬盘/托架 | 4*300GB SAS/4个3.5寸热插拔SATA硬盘托架 |
网络适配器 | 集成Intel 双千兆网卡 |
电源 | 1个400W |
RAID支持 | 集成LSI硬盘控制器 LSI 9260-8i |
管理 | 集成IPMI2.0远程管理 |
保修 | 三年现场保修 |
从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款强氧RS1700S-6 G2采用了Intel C600芯片组,支持3个PCI-E 3.0扩展插槽,配备一颗主频为1.8GHz至强E5-2603,四核共享10MB三级缓存。
强氧RS1700S-6 G2处理器信息
E5-2600系列是首款在芯片内整合PCI-E 3.0的处理器,它采用了环形总线(Ring Bus)连接各个CPU核心和LLC缓存(L3缓存),双处理器间使用两条最高速率8.0GT/s的QPI互联。内存通道为四通道,最高频率DDR3-1600。 其AVX高级矢量扩展的最新加入,能够在最小的核心面积上可以实现双倍的浮点吞吐量,大大提升系统运算性能。
另外,为了支撑整个服务器系统的正常、持久运行,强氧RS1700S-6 G2提供了一块容量为400瓦的高能效电源。即使用户日后升级扩展更多设备,该电源也足够实用。
编辑点评:
强氧RS1700S-6 G2配备最新Sandy Bridge-EP架构处理器,能够在紧凑的1U空间内通过扩展成双路,提供更加高效的计算性能。同时,通过搭载的PCI-E 3.0扩展插槽,也可以实现5GT/s向8GT/s的扩展,实现更快的I/O和数据传输。
5CPU性能测试(1)
接下来,我们开始测试这款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在性能和功耗、噪音等方面的表现。
正如我们前面介绍的,这款服务器配备有4块3.5英寸硬盘,每块硬盘容量为300GB,转速为15K。对此,我们利用服务器搭载的LSI MegaRAID SAS 9260-8i磁盘阵列卡,创建RAID5,条带大小为64KB。然后,我们在此基础上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64位企业版)操作系统。
创建RAID5
在处理器方面,我们同样采用CPU性能测试软件CineBench R10、CineBench R11.5、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CineBench在测试处理器性能时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以此来给出一个最终的分数来显示处理器的性能。
此次测试,我们分别采用CineBench R10和CineBench R11.5,渲染特定分辨率的CG图片来测试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在单个核心情况和6个核心、12线程并发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渲染测试。该测试目的在于,可以对比多核处理在单核处理情况下的性能提升水平,从而测试服务器的平台性能。
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数据,它们分别是:渲染得分、渲染时间和多核性能提升。分数越高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多核性能提升越高越好。
而在CineBench R11.5测试下,在单核和多核环境下,其成绩分别为1.01pts和6.62pts,多核速度提升为6.57x,表现不错。R10和R11.5的CPU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处理器渲染测试(Xeon E5-2603、1.8GHz、四核) | |||||
---|---|---|---|---|---|
CineBench R10 |
CineBench R11.5 | ||||
单核心 | 多核心(4核、4线程) | 多核速度提升 | 单核心 | 多核心(4核、4线程) | 多核速度提升 |
2784/5分17秒 | 10421/1分24秒 | 3.74x | 0.69pts | 2.79pts | 4.05x |
编辑点评:
此次送测服务器搭载的是入门级的至强E5-2603处理器,主频较低,核心数和三级缓存也是整个至强E5-2600产品家族中最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比E5系列的其他产品,这款产品的单核心和多核速度提升,效果并不太理想也是情理之中。
6CPU性能测试(2)
另外,我们也采用了SiSoftware Sandra——基于Windows系统的分析软件,对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网络、磁盘等子系统进行测试。
我们首先利用最新版的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测试强氧RS1700S-6 G2的算术性能、多媒体性能、多核效率和加密解密性能:
算数性能测试结果
我们将以上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 CPU测试 | 算术性能测试 (越高越好) |
至强E6-2620(2.0GHz、6核) | |
---|---|---|---|
Aggregate Arithmetic Performance | 37.31GOPS | ||
Dhrystone iSSE4.2 | 53.91GIPS | ||
Whetstone iSSE3 |
25.8GFLOPS | ||
多媒体性能测试(越高越好) | Aggregate Multi-Media Performance | 68.22MPixel/s | |
Multi-Media Int x16 iSSE4.1 | 82.63MPixel/s | ||
Multi-Media Float x8 iSSE2 | 56.33MPixel/s | ||
Multi-Media Double x4 iSSE2 | 30MPixel/s | ||
多核效率测试 | Inter-Core Bandwidth(越高越好) | 4.89GB/s | |
Inter-Core Latency(越低越好) | 99.9ns | ||
加密解密性能测试 | Cryptographic Bandwidth | 1.38GB/s | |
AES256-ECB iAES Cryptographic Bandwidth |
4.67GB/s | ||
SHA256 iSSE4 Hashing Bandwidth |
0.419GB/s |
另外,我们也对处理器能耗管效率进行了测试。测试分算术逻辑单元(ALU)电源性能和浮点处理单元(FPU)电源性能两项,其他设置默认,测试结果如下:
SiSoftware Sandra 2011中还提供了处理器面向.NET操作的测试。.NET测试类似于处理器性能测试,包括算术性能测试和多媒体性能测试:
我们将.NET测试结果汇总如下表所示: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 .NET测试 | .NET算术性能测试 | Aggregate .NET Performance | 11.89GOPS |
---|---|---|---|
Dhrystone .NET | 9.44GIPS | ||
Whetstone .NET | 15GFLOPS | ||
.NET多媒体性能测试 | Aggregate .NET Multi-Media Performance | 10.81MPixel/s | |
Multi-Media Int x1 .NET | 14.58MPixel/s | ||
Multi-Media Float x1 .NET | 4MPixel/s | ||
Multi-Media Double x1 .NET | 8MPixel/s |
编辑点评:
与前面的CPU性能测试一样,此次采用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测试的各个子项目,表现都不太理想。尤其是.NET多媒体性能测试、加解密性能测试表现,与笔者此前测试的至强E5-2620相比,相去甚远。
7内存性能测试
接下来,我们测试服务器系统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内存。如前所述,这款服务器配备了2根4GB DDR3 ECC金士顿内存条,该内存电压为1.5V,主频为1333MHz。
内存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尤其对于云计算时代的当下,虚拟化平台和多种应用工具都需要有更高性能和更高可靠性的内存作为支撑。当然,用户也需要内存能提供较好的扩展性,以满足业务升级的需要。
强氧RS1700S-6 G2配备2根4GB ECC DDR3内存条
同样,我们也用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进行内存带宽、内存延迟和缓存性能测试,下面是测试结果截图和汇总表: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内存测试 | 内存带宽测试(越高越好) | Aggregate Memory Performance | 13.51GB/s |
---|---|---|---|
Int Buff'd iSSE2 Memory Bandwidth | 13.57GB/s | ||
Float Buff'd iSSE2 Memory Bandwidth | 13.46GB/s | ||
内存延时测试(随机) | Memory(Random Access) Latency(越低越好) | 122.6ns | |
Speed Factor(越低越好) | 52.70 | ||
Internal Data Cache | 4clocks | ||
L2 On-board Cache | 11clocks | ||
L3 On-board Cache | 34clocks | ||
内存延时测试(线性) | Memory(Linear Access) Latency(越低越好) | 13.2ns | |
Speed Factor(越低越好) | 5.60 | ||
Internal Data Cache | 4clocks | ||
L2 On-board Cache | 11clocks | ||
L3 On-board Cache | 12clocks | ||
缓存及内存测试 | Cache/Memory Bandwidth(越高越好) | 59.68GB/s | |
Speed Factor(越低越好) | 23.60 | ||
Internal Data Cache | 392.47GB/s | ||
L2 On-board Cache | 256.28GB/s | ||
L3 On-board Cache | 121GB/s |
编辑点评:
得益于全新的采用了1333MHz DDR3内存,配合Intel C600主板芯片组和至强E5-2600平台,在内存带宽性能方面拥有不俗表现,整数和浮点内存带宽性能表现较好。不过,在内存延时尤其是随机性内存延时测试方面,延迟时间较长,我们可将其归结为ECC内存校验带来的细微影响,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我们只需要了解,内存的延时对于内存的整体性能多少还是有点点影响。
8磁盘系统测试
强氧RS1700S-6 G2配备了4块300GB SAS硬盘,我们利用搭载的LSI MegaRAID SAS 9260-8i 磁盘阵列卡,创建RAID5,条带大小为64KB,设置预读。接下来,我们使用业界极具权威的 Iometer 2006.7.27测试该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性能。
在测试之前,我们有必要交代下磁盘系统测试脚本的设定:
Max IO(read)
测试读取尺寸为4KB,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读取,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读能力。
Max IO(write)
测试写入尺寸为4KB,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写入,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写能力。
Iometer 2006.7.27读取测试结果
编辑点评:
磁盘系统性能,与磁盘的转速、RAID级别和阵列卡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也完全体现出了此次设立RAID5的特点。在读取方面,磁盘系统性能表现优秀,但在写入数据方面,则明显落后不少,因为RAID5需要进行奇偶校验,整体的磁盘写入速度会比单个磁盘的写入速度稍慢。
9噪音及功耗测试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对这款强氧RS1700S-6 G2的性能表现想必有了初步了解,那么,在实际运行中,这款服务器的噪音和功耗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借助噪音仪和功耗测试器对其进行了测试。
首先,我们进行噪音测试。我们在环境噪音仅为39.1分布的条件下,首先接通电源,并在开启机器的瞬间、包括机器的前后面板的噪音情况进行了测试。下面是测试结果:
强氧RS1700S-6 G2噪音测试(环境噪音:39.1分贝) | |
测试项目 |
分贝数 |
通电开机-前面板 |
71.4 |
通电开机-背面板 |
77.3 |
启动过程 瞬间噪音 |
67.4 |
稳定运行 |
68.9 |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有个对比,深刻了解噪音分贝值在人体感官上的切身体会,我们可以参考如下分贝值:
各种噪声分贝值参考表
现在人们对能耗越来越重视。无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能耗问题都是一个经营成本问题,也是节能环保的经营理念问题。强氧RS1700S-6 G2搭载了一块400瓦的80+高能效电源,在满配4块15K转速的SAS硬盘、6块热插拔风扇以及LSI MegaRAID SAS阵列卡的情况下,如下的功耗表现还是令笔者比较满意的:
强氧RS1700S-6 G2功耗测试结果 | |
测试项目 |
功耗值 |
加电不开机 | 4.1W |
开机瞬间 | 137.4W |
平稳运行 | 121.4W |
高负荷运行 | 158.6W |
编辑点评:
对于1U机架服务器来说,通常会被部署在机房,其超紧凑的结构设计往往会带来散热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耗问题和噪音问题。而这款强氧服务器,经过了前面几代产品的优化设计,而且还配备了导流风罩,使得这款服务器的整体功耗即使是在满配磁盘和阵列卡的情况下,也并未有想象中的高。当然,对于部署在机房中的服务器来说,60至70分贝之间的噪音值也在完全可接受的范围中。
10总结:小身材大本领
经过前面的一系列测试之后,大家对这款强氧RS1700S-6 G2服务器应该有了更多了解。整体来说这款产品无论做工还是用料,都值得称道,而在性能方面也还中规中矩,并没有特别值得突出的亮点,功耗和噪音方面则表现优秀,对于二线国产服务器厂商来说,有着如此全面均衡的良好表现,实属不易。
创新设计用料足
强氧RS1700S-6 G2虽然采用的是1U紧凑结构设计,但并未因此而看出任何的“粗制滥造”,相反结构设计简洁大方,提供带安全锁的前面板设计,内部配备有导流风罩,而且还在机器上方还标注有结构示意图,显得特别人性化。
导流风罩
而且,这款送测服务器满配了4块300GB SAS硬盘,集成LSI磁盘控制器,并提供了两根4GB ECC DDR3内存条。这些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都极具吸引力。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一步扩展,并扩展至双路,从而形成更高效的计算密集型应用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这款服务器并未搭载1+1冗余电源,而且配备的电源也并不支持热插拔。牺牲的代价却换来了更高的扩展性和更丰富的外置接口,对于用户的日后升级都极具实用价值。
性能较好功耗低
这款服务器在整个处理器的性能测试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测试项目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相反,在内存、磁盘等子系统方面的性能测试则表现突出。
而在噪音、功耗等实际应用环境中的应用体验,这款服务器带给人的感受则实打实地给用户吃了颗定心丸。如此密集的服务器结构,即使在处理繁重任务的时候,该服务器的功耗也并不高。
小身材大本领 扩展性强
强氧RS1700S-6 G2在扩展性方面表现不错,尤其是提供了多达3个PCI-E 3.0扩展插槽,以及丰富的内置SATA接口,对于用户在数据存储、增值部件的扩展和功能扩充方面,拥有不少的优势。当然,如果用户不满足于至强E5-2603的性能表现,还可以通过扩展成双路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满意的效果。
总的来说,强氧RS1700S-6 G2,进一步缩小了国内中小企业应用服务器厂商强氧在产品设计、功能应用和产品品质方面,与国际一流厂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