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作者:范平

    最快“芯” 引领史上最经典大型主机[图]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关键词:Mark I,哈佛结构,ASCC

        大型机的建造始于Mark I,随后涌现出其他几十种大型机和厂商。在介绍首个大型机MARK I.之前,我们有必要交代下它出现的背景。1940至1944年间,计算机已经从科学计算领域发展到了其他领域,并且约来越多地已商业应用为导向。该时期也是计算机为军事战争而应用的首个时期(二战)。

      在此背景下,1943年哈佛大学的Howard Aiken与IBM合作,设计出首个可编程计算机MARK I(马克一号)。这套计算机系统在当时的机电时代堪称顶级。该大型机在1944年投入运营,其体积占据了整个建筑。在交付完成后,IBM将其捐赠给哈佛大学。所以,该大型机又名 “Harvard”。

    最快“芯” 引领史上最经典大型主机[图]
    Mark I(图片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档案馆,下同)

      相比其他大型机,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这款产品。哈佛大学的Howard Aiken与IBM

      合作。当时IBM将这款大型机称之为全自动化循序控制计算机(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ASCC)。

    最快“芯” 引领史上最经典大型主机[图]
    Mark I全景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MARK I被称之为“现代电脑的开端”是“真正电脑时代的曙光”。它的大小为16米(51呎) 长,2.4米(8呎)高,2呎深。重达4.5吨。由开关、继电器、转轴以及离合器构成。使用了765,000个元件以及几百里长的电线,其基本计算单元使用同步式机械,所以它有一根15米长的传动轴,并由一颗4千瓦的马达所驱动

      MARK I可以储存72组数据,每组数据有23位十进制数字。每秒可执行3次加法或减法。一个乘法需耗时6秒,一个除法则为15.3秒,计算一个对数或是一个三角函数需花费超过一分钟时间。

    最快“芯” 引领史上最经典大型主机[图]
    Mark I纸带模块、打字机和打卡纸

      该大型机通过打卡纸来读取、执行每一道指令,每一个循环的结束需要利用打卡纸首尾相连,并且将程式码和资料分开放置,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哈佛结构”。

    标签:服务器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