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原本是一张网。4年以前,中国电信几乎垄断着全国的固话网络,新兴的宽带互联网自然也是由电信“独家”经营。但是,中国电信的南北分拆打破了这一局面。
2002年5月,国内电信业大重组,原中国电信北方10个省份正式划入中国网通集团,南方21个省份重组为新的中国电信。这次“大分家”把中国的互联网人为地一分为二。
两大宽带运营商南北各自称雄,旗下都汇聚了大批网站和用户,势均力敌。尽管互相也深入对方地盘发展,但是,南电信、北网通的格局短期内还无法打破。而网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却接踵而至。
两大运营商年报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用户达2102万户,中国网通达1148万户。根据信产部的相关规定,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电路是免费的,即双方都无需向对方支付接入费用。据消息人士透露,网通与电信在集团层面就此问题进行过多次蹉商,但在互联带宽的拓宽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这其中,究竟是技术障碍还是人为原因?
实际上,很难说其中没有利益问题作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小明说,互联互通对小运营商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主导运营商在互联互通上往往积极性不高,相反还可能采取一些技术手段限制互联互通,以谋杀竞争。“谈判的阻力很大。”一位网通人士告诉记者。
“分家”之后,网通雄霸北方,在南方却是小运营商;电信则与之相反。因此,无论在哪个省份,双方的利益都不均衡。但就整体而言,电信宽带网络的用户比网通多一倍,网站数量也多于网通,因而,互联互通的收益也低于网通。
某门户技术总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网通和电信相当于两个对门邻居,门开多大由自己决定。如果只把门开一条缝,好处是对方访问本网的时候会很慢,坏处是自己访问对方的时候也很慢。”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