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互为生命中的一部分。”11月2日晚,柳传志看着台下杨元庆的目光,俨然有父亲的味道。
这天晚上,业界精英、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记者都汇聚在灯火辉煌的香格里拉饭店,见证一场特别的交接班仪式。
“现在是我退下来的最好时机。”67岁的柳传志说,他宣布卸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他选择的接班人是联想集团CEO杨元庆。
家族式传承
这是柳传志的二度告退,也是杨元庆的二度接班。2004年,杨元庆接过联想集团董局主席的担子,开始了并购IBM的PC部门的惊人之举。然而在2009年初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袭击下,联想集团业绩大幅下滑,联想似乎到了悬崖边,也就在那个时刻,柳传志沉这着出现在镁光灯下,宣布重新出任集团董事长,他说,“联想就是我的命”,“联想要做一间伟大的公司”。
从重新出山到二度告退,柳传志复出33个月,完成了三件事:第一,重建核心团队并理顺国际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第二,彻底消化IBM的PC业务,从亏损到盈利,站稳全球第一阵营;第三,坚守中国,专攻新兴市场,让中国模式批量输出,获得了更有纵深的大后方。
柳传志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已经使他成为中国商界的标志性符号。27年来,柳传志带领联想从中关村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起步,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PC企业,季度销售额达78亿美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从联想的传奇经历来看,联想的故事带着浓烈的中国味道。在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后,联想也曾有过迷茫,这包括方向上的迷茫,更包括交接班的迷茫。
当第一次柳传志隐退了之后,再度复出的时候,这多少让人觉得交接班,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尽管对于创始人的复出,杨致远、泰德温特、迈克尔·戴尔(戴尔笔记本专区)、乔布斯等人都如此干过。
对于这两年多在联想的表现,柳传志给自己打分是98.95分,给杨元庆打分是99.99分。柳传志向股东和记者们回忆了自己在创立联想品牌24年来遇到的三次危机,来说明曾经的少帅杨元庆已经能独揽联想大局。
当然更能证明杨元庆的是联想业绩。在柳传志宣布卸任的同一个会场,联想集团还发布了2011/12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联想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在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年比年上升35.8%,连续第八个季度成为全球前四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集团的净现金储备约为40亿美元。
而促使柳传志最后下决心交班的,是4个月前杨元庆贷款从联想控股购得7.97亿股联想集团股票,耗资约31.48亿港元,从而从一名职业经理人变身为联想集团最大单一自然人股东,持股8.7%。
用柳传志的话说,杨元庆从此成了“主人翁”。“主人翁”这个词,过去多年他曾多次提及,几乎全部与联想接班人话题联系在一起。
柳传志一直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他立志打造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没有家族’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是通过机制和文化保障企业得以传承下去;‘家族企业’就是指公司最高层必须是有事业心的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命’”。
在柳传志的心目中,联想的命运必须交给与联想共命运的经营班子,而不是浓厚学术背景的中科院。过去30多年,柳传志主持过联想多次变革,试图冲破体制的过分束缚,但并未取得真正成功。随着杨元庆成为最大自然人股东,这块心病已不存在。
事实上,就连交接班时的礼物也颇有家族味道——柳传志把一只展翅雄鹰递到杨元庆手中,大声对杨元庆说“展翅高飞,高到被全世界看见!” 杨元庆则把一艘帆船送给柳总,表示柳传志永远是联想这艘胜利之船的船长。
- 调查区域:填问卷抽取精美礼品(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