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性能保障:“滴答”模式下创新
虽然英特尔并不是最终服务器系统的供应商,但其提供的新至强处理器确保了TOP500不断创出新高。
以2010年初新推出的至强5600和至强7500为例,相比其上一代处理器有明显的提升,同时两者又有不同的针对性。其中,至强5600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而至强7500则能满足对内存带宽和容量的特殊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英特尔正按照“Tick-Tocks”(滴答)模式,以一年更新芯片架构、一年更新芯片工艺制程的节奏不断对处理器进行创新。张振宇介绍,2011年英特尔会有两个重点产品发布,一个是Westmere-EX,它将至强7500的工艺制程从现在的45纳米增加到32纳米,同时核数增加到10个核心;另一个则是“Sandy Bridge”芯片,它引入了AVX指令集,能够使浮点性能得到双倍提升,同时核数会达到8核。
除了至强处理器,英特尔还在集成众核(Many Integrated Core,MIC)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集成众核适用于高度并行的计算。在刚刚举行的SC10大会上,英特尔对集成众核“Mike”架构的实际性能进行了演示。例如采用英特尔MIC架构作为协处理器来运行用于金融衍生的“蒙特卡洛”演示,其实现的性能是上一代技术的两倍。英特尔还演示了与梅奥诊所(Mayo Clinic)共同开发的、基于“Knights Ferry”(首款英特尔MIC设计与开发套件)的压缩医学成像技术。该演示采用压缩信号快速生成高质量图像,从而可缩短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时间。
“MIC针对的是高度并行的应用,可能会跨不同的行业,所以不一定非得是高性能计算。MIC和GPU最大的不同是,它完全支持我们现有的编程和编译模式,能实现和至强处理器的交互使用。”何万青强调。
据悉,英特尔首款商用MIC芯片代号为“Knights Corner”,它将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并会将50个以上的处理器核心集成到一块单芯片中。
本文导航
- 第3页:性能保障:“滴答”模式下创新
推荐:12款超棒的乌班图 Linux GTK主题
Z拆机:杰和GCR2524MP-RF服务器图赏
2022龙芯生态大会专题
2021浪潮专题
宝德 NVIDIA 协同赋能,为您的AI之旅保驾护
OCP CHINA DA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