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 | 行情 | 评测 | 调研 | 数码导购 | DIY | 专题 | 报价 | 论坛 | 二手 | 下载 | 博客 | 商城 | 拍卖 | 网址 | 分类
消费数码 手机 数码相机 MP3 MP4 数字家庭 硬 件 CPU 内存/硬盘 主板 显卡 音箱 机箱/散热器 光磁 显示器 游戏库 电影 音乐 小游戏
电 脑 笔记本 电脑 服务器 办公外设 打印机/耗材 键盘/鼠标/摄像头 投影机 企 业 中小企业 网络设备 方案 安全 克丽发现
产 品 价格查询 产品大全 排行榜 术语 产品论坛 图搜 厂商 经销商 商家库 商情快报 商城 活 动 PC采购攻略 模拟攒机 DELL直销店
   服 务 器 新闻快报 | 采购指南 | 产品动态 | 解决方案 | 技术动态 | 实用技巧 | 服务器商城

ZOL首页 > 服务器 > 技术动态       查看全部技术动态文章

惠普、IBM 联手 服务器新标准将取代InfiniBand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类型:转载 作者: 日期:2003-05-13 16:10:37



    惠普、IBM等大厂开始着手一种较便宜的替代方案,取代InfiniBand网络技术,做为高端数据库服务器的低价连接方案。

    这种技术名为RDMA(远程直接内存存取,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根据参与的工程师表示,主要藉助于建立InfiniBand多年以来的工作。虽然RDMA不久之后才会问世,且比InfiniBand速度还要慢,但它的优势在于可利用传统的网络硬件,以TCP/IP及以太网络标准来建立因特网。

    惠普的产业标准服务器事业部主管Mary McDowell表示,“我们很努力在推RDMA。”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RDMA将被用来把小型服务器连接为一个群集,可以处理现今一些十几颗处理器的高端服务器才能够处理的大型数据库。长久以来,低级服务器的软硬双雄微软与英特尔一直在鼓吹这样的远景,现在也逐渐在实现,例如由Oracle 9i RAC及IBM DB2 EEE等数据库都可看出。然而,许多产业观察家也认为,服务器的这项远景要普及开来还需要多年的时间。

    随着上一周RDMA公会发表了软硬件制造的三组规格书的第二组,这项标准的实现也越来越近了。本周微软在WinHEC大会上也将宣布支持该标准,更将往前跨出一大步。

    惠普的英特尔型服务器事业部技术长Karl Walker表示,“微软将会谈到这种标准的许多细节。”他说,Linux的程序设计师也会积极参与。

    微软计划在周三宣布RDMA将会采用每秒10GB的以太网络,同时也将讨论RDMA与微软Chimney计划的关系,该计划是要让“TCP/IP卸载引擎”(TOE)的网络加速硬件更加好用。

    IBM也支持该标准,IBM的英特尔服务器产品线技术长,同时也是InfiniBand技术的重要工程师Tom Bradicich表示,“如果你把RDMA及TOE,以及10GB以太网络放在一起,这是个相当吸引人的技术。”

哪种方法最适合大型服务器?

    RDMA技术为如何打造大型服务器的争论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以来,能够每分钟处理成千上万笔交易的通常只有单一、造价昂贵,动辄有十几颗处理器的服务器才能够担负重任──依业界的说法,就是“拉高规格”(scale up)。但有人则提倡另一种较便宜的方法,也就是以高速的连接来连结较便宜的机器──或者所谓的“降低规格”(scale out)。前者是诸如升阳或IBM等销售大型系统的服务器厂商,后者则是以Dell与微软为代表。不过一般企业多半采两者兼容并蓄的策略。

    和InfiniBand一样的,RDMA是一种可以让“降低规格”更为可行的工具。Walker表示,“如果你在性能上无法妥协,那么InfiniBand是你的最佳选择。但如果你希望采降低规格方式,那么在TCP上的RDMA才是最佳方案。”

    Walker表示,“拉高规格与降低规格已经在计算机构圈里争论三十年左右了。”“我认为这个争论不会因此而停止,但我们认为整个天平在会移向降低规格的一方。”

至于各家厂商预定的RDMA产品上市时间则不尽相同。

    Bradicich表示,“我认为产品的问世会在2005年左右。”他认为这项技术要到10GB以太网络时用铜缆线(大约在2004年)之后才可能发生。

    但Walker表示,惠普认为具RDMA功能的产品──操作系统与网卡,在2004年就会开始上市。“我们让这项技术的架构可以应用1GB以太网络上,”这也是目前最普级的,而不只是往后的10GB以太网络。

    RDMA让计算机可以直接存取其它计算机的内存,而不需要经过耗时的处理器,因为通常这样的数据要求还要经过操作系统及其它软件层。这种延迟时间(latency),是RDMA能够取代InfiniBand的重要因素。

    Walker表示,InfiniBand的延迟时间大约是8至12ms(微毫秒,百万分之一秒),使用1gbps以太网络的RDMA大约会落在15至18微毫秒之间。

    Illuminata分析师Jonathan Eunice表示,“如果真能做到15至18微毫秒,就相当不错了。”“做RDMA的人,他们的风险是,努力要做到15ms,但却只得到35或40;而做InfiniBand的人,可能是要做到2或5ms,但得到的是10ms。”

    无论如何,Bradicicich表示,InfiniBand可能至少要18个月才可能问世,届时RDMA的技术细节都已经完成了。

进展缓慢

    如果RDMA后来居上,业界的老故事又要重演:较慢的技术后来却打败了较快的非标准技术而普及开来。例如,在储存标准里,透过IP网络存取储存数据的iSCSI协议战胜了较为成熟与高速的光纤信道。

    许多RDMA的技术都直接出自开发InfiniBand的工程师之手,Bradicich与Walker都如此表示。

    Bradicich表示,同时InfiniBand还影响了其它的技术,例如PCI Express的扩充槽,以及下一代的PC,还有IBM的x440英特尔服务器里所采用的高速缆线技术。

    InfiniBand已经在一些高性能的利基市场里取得一席之地,虽然早期的使用者已注意到它无法成为普及化技术。首先是英特尔及微软退出了InfiniBand的计划,接着是IBM退出InfiniBand标准芯片的生产计划,虽然IBM还是继续为特殊的客户制造客制化的InfiniBand芯片。

    InfiniBand正往前发展,IBM销售的数据库产品就用该技术,同时超级计算机制造商也对此有兴趣。一些服务器制造商在10月间重整InfiniBand旗鼓,特别是升阳对此寄予厚望。

    RDMA公会正在建立规格书,希望能够让该技术的普及更加成熟,但就长远来看,公会希望递交标准书给IETF(因特网工程工作小组),该小组掌管了许多的因特网相关协议,同时RDMA也已经和该工作小组密切在配合。

    RDMA公会除了IBM、惠普,及微软等创始会员之外,还有英特尔、戴尔、Cisco、EMC、Adaptec,及Network Appliance。
 





资料来源:ZDNET
2356
 
相关文章
主框架Linux服务器整合(上) (2003-05-12)
联想布局高端 “关联应用”打出了组合拳 (2003-05-12)
NEC Windows服务器速度拔头筹 (2003-05-10)
Sun推出配备最新CPU的高端服务器/工作站 (2003-05-10)
惠普发表笔记本电脑和入门级服务器新产品 (2003-05-10)
所欲随“芯”,灵活“多变” (2003-05-08)
惠普、微软发布更高性价比64位解决方案 (2003-05-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热点文章
中关村在线提供高速下载——3DMARK 2003
微星服务器主板860D Pro 至强出击
微软正式发布DirectX 9.0和HLSL
仙剑情结挥之不去,20天内创造软件销售记录
Nvidia对于新一代3DMark03的测试结果不满
入门级服务器的选购——DIY篇
最适合亚洲人手型的鼠标
台积电大陆设厂受阻,两岸携手打造“龙芯”
短信中心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ZOL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人员招聘(月) | ZOL历程 | 互动营销中心 | 站点地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RSS订阅 | 友情链接
北京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9F 传真:010-62529275 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9 - ZO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关村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证010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