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评论 >

虚拟技术对决

SMB虚拟化之惑:选至强5500还是至强5600?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许振新 【原创】 2010年06月23日 08:52 评论

    至强5500 PK 至强5600

    虚拟技术对决

    由于至强5600和至强5500采用了相同的Nehalem架构,且发布相差仅一年,因此两者在支持的虚拟化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它们都采用了增强型英特尔虚拟化技术。这是一系列的技术特性,也是英特尔智能计算理念中“可扩展”的重要体现,它融合了针对处理器的VT-x、针对芯片组的VT-d和针对网络连接组件的VT-c技术,可确保服务器平台上的多个虚拟机直接访问和充分利用系统的计算、I/O、存储和网络资源,并实现灵活的迁移和高效便携的管理。


SMB虚拟化之惑:选至强5500还是至强5600?

英特尔至强5600处理器家族

SMB虚拟化之惑:选至强5500还是至强5600?

英特尔至强5500处理器家族

    从更加通俗的角度来讲,应用了增强型英特尔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就实现了计算资源的透明化和灵活调配,它就如同一个工作效率非常高的银行服务台,其每个窗口都可以充分利用整个银行的资源,为一个用户或一系列的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一旦某个窗口的工作压力太大或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窗口的资源都可以被调过来支援它,或者是将它已经无法顺利推进的工作接手过去。

    以针对处理器的VT-x技术为例,它包括了英特尔VT FlexPriority——当处理器执行任务时,往往会收到需要注意的其它设备或应用发出的请求或“中断”命令。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性能的影响,处理器内的一个专用寄存器(APIC任务优先级寄存器,或 TPR)将对任务优先级进行监控。

    如此一来,只有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任务的中断才会被及时关注;英特尔虚拟化灵活迁移技术(Intel VT FlexMigration)——虚拟化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在无需停机的情况下,将运行中的应用在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

    英特尔虚拟化灵活迁移技术旨在实现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当前服务器与未来服务器之间的无缝迁移,即使新的系统可能包括增强的指令集也不例外。借助此项技术,管理程序能够在迁移池内的所有服务器中建立一套一致的指令,实现工作负载的无缝迁移。这便生成了可在多代硬件中无缝运行的更加灵活、统一的服务器资源池。

    性能比拚

    说完了各自的虚拟化特性,双方是各有特色,不分伯仲。最后,我们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至强5600工艺进步到32nm,采用了第二代High-K金属栅晶体管技术。与第一代的45nm技术相比,32nm技术将高K电介质的氧化层从1.0nm缩短到0.9nm,栅极长度所见到30nm左右,这让晶体管的性能提高了22%以上。此外,在32nm技术中漏电电流也得到了优化,与45纳米制程相比,N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减少5倍多,P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则减少10倍以上,由于上述改进,32nm技术让处理器电路的尺寸和性能均可得到显著优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Intel Xeon X5680
    服务器评论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