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产业 > 独家专访浪潮刘军:高性能计算应用为根

独家专访浪潮刘军:高性能计算应用为根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许振新 【原创】 2009年06月22日 06:10 评论

   一年两次的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即将发布,新一届的榜单会让很多人有所期待。而国内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今年以来也是精彩不断,浪潮和中科院超算中心的战略合作、上海超算的“魔方”投入使用、浪潮万亿次桌面超级计算机问世……在人们习惯了前几年国产服务器厂商在中低端市场惨烈竞争的状况下,随着这些年来国产厂商技术的积累和上游芯片及虚拟化技术的成熟,服务器市场竞争已经悄悄地向高端领域转移,高性能计算就成为了当前集中的体现。

    而事实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产服务器厂商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可以说到了量变到质变的阶段。究竟这些年来国产服务器厂商在积淀什么?究竟用什么来衡量高性能计算的水准?未来的高性能计算又会走向何方?记者通过对浪潮集团高性能产品部总经理刘军的独家采访,或许能对上述问题作出一定的解答。


独家专访浪潮刘军:高性能计算应用为根

浪潮集团高性能产品部总经理刘军

    集群已成为主流

    一谈到高性能计算,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大型机、小型机,觉得高深莫测。但近年来,高性能计算的神秘感正在日渐消失。这主要得益于两个要素:集群技术的发展和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

    从事多年高性能计算研究的刘军认为,高性能计算真正开始走向大众化,是从2001年开始的,而这之前一般采用大型的SMP系统,其扩展性的不足及专有系统的使用,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

独家专访浪潮刘军:高性能计算应用为根

资料图:浪潮在英特尔至强5500处理器发布会上展示解决方案

    Linux集群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硬件基础就是类似于Intel处理器和Myrinet高速互联网络,以及Linux操作系统。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用性,很快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

    “从2001年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集群已经成为HPC市场上最重要的架构。现在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里,有80%是基于集群的系统。”刘军强调。而在刘军看来,即使是剩下的20%,一些机器本质上还属于集群体系,只不过它们采用的处理器和网络等,兼具了集群和MPP(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特点,因而没有将这些机器归为集群一类而已。

1 2 3 4 5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