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T280塔式服务器外观篇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联想服务器凭借“技术创新,国际品质”的发展理念,在服务器市场中受到了不少用户的认可,其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政府机构、军队、教育及中小企业中。作为06年第一季度推出的联想T280\R280系列服务器,以其优秀的做工和自动开机故障诊断的“Doctor Inside”技术、智能控温降噪系统设计、防雷击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曾先后赢得美国IDF技术创新大奖和德国iF工业设计Top Selection大奖。伴随着英特尔45纳米制程的Harpertown至强处理器的发布,各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联想也推出了第二代T280服务器——T280 G2。
联想万全T280 G2外观
仅从外观来看,联想万全T280 G2服务器与上一代产品并无太大区别,但T280 G2采用了最新英特尔至强5400系列四核处理器,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25%。不仅在性能方面有提升,在能耗方面新产品可以在系统功耗不变的情况下为同一平台上的应用提供38%的功耗比,节约了企业的电费开支。此外,联想万全T280 G2还首次应用于Intel IOAT网络加速技术,在相同网络流量下可为用户节省高达15%的CPU占用率。
与上一代产品不同的是,我们收到的这款T280 G2的前面板取消了前置VGA输出接口。上部提供了3个3.5英寸扩展位,在扩展为中间安装了一台DVD光驱。在上部的一侧由上自下一次是,复位开关、系统指示灯、磁盘指示灯、网卡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电源开关。前面板的中间和下半部分是硬盘舱,一共可以安装8块SAS\SATA硬盘。在右侧还设计有2个USB2.0接口。
随服务器还附带了键盘、鼠标及《联想万全慧眼导航版V8.9》、《联想万全慧眼III》服务器管理软件、HBA卡驱动光盘、驱动补充光盘等。
塔式服务期机箱的特点就是内部空间充足,便于扩展。此款搭配45纳米处理器的联想T280沿用了上一代产品的内部结构,换句话说是如出一辙。尽管机箱内部采用一个大直径风扇散热,但没有采用冗余设计,但这样的好处是大直径风扇可以带来更大的风量,通过独有的自动降噪技术,在系统启动后降低了噪音的同时可保证使用需求。为了保障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在内存条上还单独设置了散热风扇,芯片组上也加装了散热片。不足之处是,在我们拆卸散热器、内存的时候,都需要使用螺丝刀,对于用户在日后的维护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不便。
服务器内部整体外观
“五重硬盘防护技术”同样应用在T280 G2内部中,通过应用材料技术,对硬盘舱、导轨、支架来降低服务器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减少硬盘与机箱的共振。
英特尔5000VSA主板支持4核45纳米5400系列处理器,八条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16GB ECC FB-DIMM内存,每颗处理器采用5项回路设计,保证了运行的稳定。
英特尔82563EB是双千兆以太网络控制芯片,在安装驱动程序之后,设备管理器中会显示Intel Pro/1000EB Network Connection with I/O Acceleration,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双网卡绑定设置网络负载均衡功能。
通过该背板除了提供数据传输之外,还可以为硬盘提供供电。
在接口方面,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提供了2 x PCI Express* x4x8接口、2 x PCI-X 64-bit/133 MHz接口、1 x PCI 32-bit/33 MHz接口,满足用户升级RAID卡、视频采集卡的需求。
配件介绍:
处理器风扇
内存编号及条形码
奇梦达1GB FB-DIMM内存
LSI 8708LPE SAS RAID卡采用了一颗500MHz Power PC处理器,两个端口支持8块SAS/SATA硬盘,最大容量为32TB,3GB/s传输速率。接口采用PCI-E x4,提供电池备份,支持RAID 0,1,5,6,50等多种镜像模式,板载 DDR2 667 128MB缓存,是一款定位于中高端的产品。
配置AVC风扇提供了不错的散热效果,上图左侧的风扇置于机箱背板上,负责将机箱内部的热量排出,右侧风扇安装在内存条上,因为FB-DIMM内存的发热量相当高,因此为内存条辅助散热是保障系统稳定的前提。
热插拔冗余电源
联想T280服务器配备了三块亿泰兴(ETASIS)热插拔冗余电源,单电源为400W。在测试过程中,因为服务器供电系统采用冗余设计,所以单电源是无法点亮系统的,因此需要按装两个电源模块使服务器系统启动。
RAID卡设置
在测试之前,我们将该服务器中搭配的RIAD卡重新进行了设置,因为该服务器搭配了三块硬盘,因此我们将磁盘阵列组成RAID 5的模式。开机后通过自检画面时,按住Ctrr+H就会进入LSI 8708ELP的管理界面,如下图:
进入界面后会显示一些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忽略,直接点击Start。
在主界面中,可以看到一个WebBIOS的logo,接下来的操作我们全部使用鼠标来完成,省去了使用键盘的不便。
选择configuration Wizard,点击New configuration,继续下一步。
接下来,选择Custom configuration,通过纯手工操作来完成。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系统就会默认将硬盘组成RAID 6,在这里我们不推荐使用。
该界面中分为两个信息栏,在左边出现的磁盘是还没有组建阵列的空磁盘,右侧则是将要添加的磁盘。选中要添加的磁盘,点击Addtoarray,每块硬盘都重复该步骤,如下图硬盘都会添加到右侧DiskGroups中。
在Array With Free Space中,点击Add to SPAN,继续下一步。这里系统会提示RO,R5,R6及磁盘容量信息。点击Add to SPAN后,会在右侧Span显示刚才左侧选中的RO,R5,R6等信息,继续下一步。
在RAID Level中我们可以选择RAID 6、5、0三种磁盘阵列模式,在这里我们选择RAID 5。需要注意的是在Select size中我们要手动修改磁盘大小,在右侧绘有提示:R0:417708、R5:278472、R6:139236。该服务器组建的是RAID 5,就输入278472,点击下一步。
RAID Level显示信息是RAID 0,不过没有关系,我们任何配置都不改,继续点击下一步。
磁盘分区已经组建好,选择Fast Initialize后,点击go进行快速初始化。
配置截图:
操作系统我们安装的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x64 Edition Service Pack1。
系统信息
磁盘阵列卡是LSI MegaRAID 8708ELP SCSI Disk Device,网卡是两款Intel PRO 1000EB。
CPU-Z截图
在1.42版本的CPU-Z中,显示的处理器型号为Xeon E5410,主频是2.33GHz,核心名称是Harpertown,采用LGA 771封装,45纳米制程,核心电压1.113V。该处理器的步进版本是C0,支持MMX、SSE、SSE2、SSE3、SSSE3、SSE4.1、EM64T等指令集。该处理器的最高倍频是x7,前端总线是1333MHz,共享12MB二级缓存。
主板信息
在主板信息中,该主板的制造厂商是英特尔,型号是S5000VSA,南桥芯片是6321ESB。BIOS的生产日期是11/05/2007,版本是B1。
从上面的SPD信息截图可以看出来,一共有8条Slot插槽,容量显示单条1024MBytes,频率是PC2-5300(333MHz),生产厂商是Qirmonda奇梦达,前身也就是英飞凌。每条内存均有独立的序列号,生产日期是07年第36周。在333MHz的频率下内存参数为5.0-5-5-15。
测试平台及测试软件介绍:
测试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我们安装的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x64 Edition Service Pack1。在正确安装驱动的情况下,我们将系统设置成最佳性能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联想万全T280 G2 | |
服务器类型 |
机架式 |
英特尔四核至强5410 2.33GHz | |
标配CPU数/最大支持数 |
2/2 |
内存(RAM)标准/最大 | 奇梦达8GB/16GB ECC 全缓冲 DDR2 5.0-5-5-15 |
硬盘类型/阵列 |
146GB SAS*3/RAID 5 |
网络 |
集成Intel PRO 1000EB双千兆以太网控制器 |
软驱/光驱 |
USB软驱/DVD-ROM |
阵列卡 | LSI MegaRAID 8708ELP |
400W*3冗余电源 |
测试设备:DELL5324千兆交换机、IXIA 400T。测试软件:CINEBECH R10 64bit、CINEBECH 9.5 64bit、HD Tach version 3.0.1.0、IOMeter 2006.07.27、3Dmax。
交换机
专业的测试仪器
从评测手段的对比而言,采用网络测试仪器可以对服务器造成更大的负载。通过硬件来模拟网络上的客户端发送应用请求,使我们可以模拟更多的客户端,更准确地衡量出服务器的Web性能。以HTTP性能测试为例,以往我们使用WebBench最多可以模拟一百二十个用户对服务器进行HTTP访问,而IXIA测试仪的每个端口就可以模拟上千个用户。在我们使用的IXIA 400T中,内置了很多针对不同应用环境的测试脚本。无论是Web服务器、Mail服务器还是FTP服务器或防火墙,IXIA 400T都可以有效地测试出服务器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实际表现。
处理器性能测试:
处理器满载运行
CINEBECH 9.5 64bit
双路四核Xeon5410处理器运行完CINEBECH 9.5 64bit的时间是11秒,在之前我们测试的双路四核Xeon 5320的时间是15秒。
双路四核Xeon5410处理器运行完CINEBECH R10 64bit的时间是49秒。
在3dsmax8的测试中,space Flyby mentalray测试项目中,曲线从测试开始就逐渐下滑,到53.203fps后逐渐上升,之后又继续下滑到52.078,最后在55.312结束了测试。
从上图可以看到,5410处理器的最佳性能是在64.844fps时。
磁盘性能测试:
在HD Tach的测试中可以看到,组成RAID 5磁盘阵列模式后,磁盘整体的突发速率是219.8MB/s,平均读取速率是179.0MB/s,CPU占用率为1%。
在fileserver和webserver的测试中,测试深度为1-512K。fileserver曲线在872,419IOps时逐渐趋于平缓,峰值是878.751点。webserver曲线在1270.248点逐渐平稳。
网络性能测试:
在客户端吞吐量测试中,我们使用IXIA 400T模拟了400台客户段,以秒为单位,间隔四秒截取数据。可以看到工作到第6秒时客户端是服务器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了934.07Mbps,在第8-20秒时,吞吐量一直保持在935-900Mbps。当在22时客户端时吞吐量逐渐下滑,但始终保持在880Mbps左右,说明该服务器的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在第98秒时客户端时,数值仍旧没有太多变化。
总结:
基于英特尔Xeon5410处理器的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性能方面与65纳米四核处理相比至少有20%的性能提升,这种提升主要得益于英特尔在晶体管设计中使用Hi-K金属栅和栅周围的氧化物层的材料,它改变了自60年代以来晶体管的基本属性。在使用过程中,独有的自动降噪技术让我们感受到了T280 G2服务器的安静之处。8块3.5英寸硬盘位,即可以支持SAS又可以支持SATA,便于用户部署及升级。随带的《联想万全慧眼导航版V8.9》、《联想万全慧眼III》服务器管理软件省去了用户下载驱动,安装操作系统时的烦恼。机箱内部的免工具设计还是略有不足,如果在散热器,内存风扇上再下些功夫就很完美了。
说到这里文章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在市场中我们见到已经几家服务器大厂的45纳米服务器陆续上市,联想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在企业级领域的跟进速度也是相当之快的,相信在08年里万全T280 G2能够为联想带来不错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