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学堂:45纳米处理器在测试封装时的要求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王智超     评论

  英特尔基于45纳米制程的处理器已经发布已经有些日子了,相信大家对45纳米技术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近有些热心的网友在问还没有看到45纳米的至强处理器上市,是不是在产能方面出现了问题?在测试和封装时又有哪些要求呢?

  借此问题笔者咨询了英特尔的相关技术专家。得到的答案是:首先在产能方面,当研发出来以后,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大幅度的量产。要建造这样一个新工厂所需要的花费平均是30亿美金。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当然也有的工厂是旧厂改造的。

  按照改造成本来计算,例:从90纳米到65纳米如果盖全新的厂房是20亿美金,但是从旧厂到新厂大概是10至15亿美金,从表面上看是投资成本节约了,但是有一定的风险。上述两种方法,目前英特尔都会采用,旧厂有的是更新设备、更新标准,还有一方法就是重新盖新厂。现在,Intel 计划以3座晶圆厂生产45nm产品,位于美国奥勒岗洲 (Oregon, USA)的D1D晶圆厂及美国亚利桑那洲 (Arizona, USA)的Fab32晶圆厂,将率先于2007年下半年导入45nm制程,还有就是以色列(Israel)的Fab 28则,预定于2008年上半年投入45nm生产行列。

对于测试和封装的要求


45纳米与65纳米技术对比(未完成)  45纳米与65纳米技术对比(未完成)
英特尔High-K技术示意图

  众所周知,45纳米工艺采用了新的hi-K材料。采用新材料就是为周长要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使各个地方都变薄了,让联线的线宽也变成45纳米了。线宽短了会造成联线不稳,这也是45纳米在成功量产前需要克服的一个难点。早在90年代后半段,在半导体领域科学家们在寻找一种替代二氧化硅的材料。对于英特尔采用的这种材料目前还没有申请专利,这种材料要不是排斥电子,要不是吸附电子,金属鉿这种材料K值很好,当然也需要粘剂好才可以。以前处理器在加电后,在一秒钟时间内可以吸附10个电荷,现在鉿这种材料如果加电后需要两秒或十秒就不能用了。有的材料与硅不兼容,在制造过程中就会存在问题。因此最终选定鉿这中金属是在,多宽、多高、反复实验才得来的。由此可见,这种材料在英特尔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也经过了不少周折。

总结:

  在本文截稿时,笔者也询问了在市场中销售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的经销商,经销商表示目前可以拿到45纳米至强处理器的工程样品,但真正的市场零售版估计要等到月底才能与大家正式见面,我们ZOL服务器频道也会进一步关注45纳米处理器上市的情况。

server.zol.com.cn true //server.zol.com.cn/74/741919.html report 1880   英特尔基于45纳米制程的处理器已经发布已经有些日子了,相信大家对45纳米技术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近有些热心的网友在问还没有看到45纳米的至强处理器上市,是不是在产能方面出现了问题?在测试和封装时又有哪些要求呢?   借此问题笔者咨询了英特...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文章评分

满分为5分

平均分:0

0人参与

查看文章排行榜>
视觉焦点
服务器知识学堂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