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是另一种融资
那么那些融不到钱的企业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呢?从停运的小蓝单车用户就能看出端倪,他们挪用了用户的押金。

押金安全难保障
用户在缴纳了押金之后很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押金去哪了?一些企业的解释为在银行单独有一个账户收纳用户押金。可是这个账户是否真的存在、是否所有押金都存进去了、存进去的押金是否有动用过,无从得知。银行无法监管、税务部门无法监管、用户也不能看到,因此押金成为了无主之地,只能靠企业自律来管控。
可是如果企业连运营都出现问题,无法融资的时候,到手里的钱怎么可能还让他完璧归赵?用户的押金自然就被强行"借"去业务拓展和维持运营,这样才能发展更多的用户,获得更多的押金。也就是说,这部分企业发展到后期基本盈利模式已经从单车使用盈利变为押金盈利,这种模式一度被认为涉及到了非法集资,一部分单车企业迅速的死亡淘汰也是受此影响。
从资金角度来看,共享单车短期不可能实现盈利,在风口上的时候,融资简单,砸钱强抢市场,而如今共享单车凛冬将至,融资难于上青天,动用用户押金似乎是度过这个冬天的唯一出路。也就是说,用户的押金库成为了共享单车企业在无法融到钱时的缓冲区域,单车企业向用户强征了一笔融资。
要征信也要强硬
监管方,消费者协会约谈了单车企业希望能够尽量免除押金;而资本方,阿里投入了大笔资金希望能够彻底解决押金问题,而要求很简单,就是接入芝麻信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