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计算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可能改变世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技术之后,云计算就成为IT各相关行业一个重要发力点,云计算"上层建筑"的相应服务相继推出,让人应接不暇;而如今云计算所需的底层架构,却在面对高并发等情况时,总是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行业创新不足
其实,云计算发展这十年中,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可以看到IT基础设施提供商正在努力按照云计算供应商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但是,如果从用户目前的反响来看,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IT提供商过于"被动附和"云计算厂商需求,甚至创新严重不足。
当然,笔者这么说绝非空穴来风,纵观近几年的服务器市场走向,多为服务器高端定制化,融合存储、计算等资源池,降低能耗(比)这几招,不过近几个月也出现了部分厂商关注中低端服务器定制化趋势,但尚未形成规模。归结起来无非是定制、融合和能耗三点。
曙光应需而发
实际上,如果已经发现了创新不足,IT提供商太过被动等问题,企业则急需做的就是潜心研发最适合云计算应用的服务器,进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如今看来,这么做的企业并不算多。
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系统正式量产
曙光公司在"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和合作伙伴,研制出专门面向云计算的新一代服务器--云服务器系统,可以有效地面对"亿"数量级的用户同时在线并发访问的情况,解决了传统服务器体系结构与云应用负载不匹配的问题。截止2016年11月末,"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系统研制"和"EB级云存储系统研制"两大课题研发工作均通过验收。
可以看出,中科曙光从云计算的基本需求出发,从应对高并发、高通用、高能效比、高度简化,同时构建物理资源虚拟化池化架构,实现按需分配等方面进行了云适配。
曙光公司高级副总裁聂华指出,在"为云而生""按需简约"的设计理念下,采用全新架构的云服务器成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定义的面向云计算的服务器系统。与通用服务器相比,云服务器选用更适合Web高速缓存等典型云业务的、更节能的核心元器件,移除了与云计算应用无关的冗余部件,大大减少系统能耗的同时,还从源头减少了故障的发生,使之运行更加稳定。据测算,使用全新架构的云服务器,节点性能功耗比提升3倍以上,总拥有成本降低70%,系统复杂性降低60%,与业内最好的传统架构服务器相比,空间占用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