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AMD不出预料的拿到了瘦客户端市场领导地位。随着物联网从概念到实践,预计到2020年,40亿人将被接入网络,他们使用2500万种不同的应用,同时有250亿个嵌入式和智能系统被接入网络。
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开始倒逼研发人员考虑可扩展性问题,如何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选择和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但是,当客户拥有了不同选择时,常常意味着他们所需的解决方案还有芯片产品可能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采购,也没有统一的指令级的架构。如果能够通过可扩展的、兼容性强的统一架构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方便产品维护。
第三代G系列:高性能、低功耗两手都要抓
此次AMD推出新一代嵌入式G系列产品,目的就是提供可编程的一些模型,高性能和长寿命的产品,满足客户种类多样的解决方案。
I、J两大家族
AMD新发布的嵌入式G系列产品分为两大家族:I家族和J家族。他们采用的是同样的封装技术、设备架构和同样的X86运算核心和同版本的GPU的核心。I家族产品更注重高性能市场,而J家族则面向低功耗市场。
其中,I家族是四个GCN的计算单元、支持双通道,而J家族是两个GCN的计算单元、支持单通道、支持十位的视频解码。除此之外,两大家族G系列产品都支持DDR3和DDR4、4K视频解码和十年的计划寿命。
AMD产品迭代
可以说,从2013年的第一代G系列产品将CPU、GPU和控制单元集成到单一芯片之上,到2014年的"草原鹰"(Steppe Eagle),再到如今发布的第三代G系列产品,都见证了嵌入式产品的进步。
2016年AMD首次发布了R系列产品,从此AMD拥有了G系列加R系列的产品,它们都是基于X86的制式,但是在核心的性能应用方面有一些不同,一个是低功耗产品,另外一个则着重于性能。两者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进一步拓展了AMD的产品能力。另外,AMD的LX系列产品也在同一个基础架构内提供了很好的性价比选择。
更全面的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众所周知,之前的AMD嵌入式G系列产品非常适合用在瘦客户端里,可以很好地支持单屏或多屏显示,还有企业级安全特性,以及数据管理、中心服务器数据加解密、视频会议、多媒体视频流灯;那么AMD似乎已经做好准备,让第三代产品继续巩固G系列产品在瘦客户端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将继续关注芯片的4K图形、视频解码能力和运算能力。
第三代嵌入式G系列产品在应用场景方面,不仅注重多媒体处理和娱乐场游戏应用的能力,同时更关注医疗成像领域,注重运用GPU的核心去实现运算能力,能够对于不同制式的图像进行快速处理和转换,简化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兼容性要"软硬通吃"
硬件兼容性
在兼容性方面,AMD企业端解决方案事业群产品管理及行销总监Colin先生表示:第三代嵌入式G系列产品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拥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硬件方面,第三代G系列的产品能够实现引脚兼容,同时能够首次跟R系列系统级的第一代产品实现兼容。所以现在可以在单一的设计里面去实现向上或者向下的兼容,同时实现不同的效果,可以把现有的新产品与第一代的R系列产品进行整合。可以在一个同样的硬件平台里面,按照不同的应用要求来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的扩展。所以现在可以在同样的设计里面运用AMD三个不同产品家族,能够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性能和价格的选择。既可以在设计中去接入一些新产品,能够实现更高性能的效果,也可以在同样的设计里,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把低价位的设备引入到这个设计框架内。
在软件方面,AMD三个产品家族的产品都基于同样的CPU和GPU架构,GPU运算有很好的能力释放HIC架构,甚至设备还可以实现二进制的兼容,所以不需要对这个核心进行重新的编写也可以实现一个非常好的兼容效果。同时,AMD的产品也越来越支持开源,后续的GPU的驱动也是一种开源的状态,将会在Linux社区里面做发布。
LX系列
相比之下,LX系列更注重性价比,它拥有两个美洲豹的核心,有一个GCN的运算单元,在功耗方面,具有6到15瓦的功耗范围可供选择。另外,这款产品也同样拥有十年的计划寿命支持。由于这系列产品系列有非常好的向下扩展的能力,使用同样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投资即可实现向上向下的扩展,同时可以避免客户分散或重复的投资。
纵观AMD此次发布的三款产品,无论是嵌入式G系列、R系列,还是LX系列产品,都拥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三款产品根据客户需求,面向不同的市场,也能实现几款产品间的兼容和扩展,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解决方案。
同时,AMD的几款新品在性能上也有很大提升,降低了产品功耗和成本,还为这几款产品提供了十年的计划寿命,不仅十分具有竞争力,而且也将进一步打开嵌入式市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