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评测与技术 > 技术分析与前瞻 >

实现功能划分:火星探险现Power1实力

力发于芯 IBM Power架构17年发展历程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王允 【原创】 2007年05月23日 07:36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Power1实现功能划分
   
    发布于1990年的Power1每个芯片中集成了800,000 个晶体管,与当时其他的RISC处理器不同,Power1进行了功能划分,这为该芯片赋予了超量计算的能力,它还有单独的浮点寄存器,可以适应从低端到高端的UNIX 工作站使用。对于当时还不知何为超量运算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谁也不能想象,为什么工作站的能力一下子被提高得这么快。


力发于芯 IBM Power架构17年发展历程
基于Power1的主机

  当然不只是IBM的力量在推动Power的发展。Apple(苹果公司)和Motorola(摩托罗拉)公司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当时的他们是合作者,而人们却只是记住了“IBM的Power”,对后两者来说难保公平。当然这都是后话。仅仅相隔一年,IBM、苹果、摩托罗拉组成了AIM联盟,合作开发基于Power微结构的PowerPC微处理器系列产品。这意味着IBM的Power开始跨越了从小型、中型到大型主机的范围,这一行为直接导致PowerPC家族的微处理器诞生,对完善IBM的处理器产品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的一年,IBM公司推出7011-220 (33 MHz)入门级桌面工作站,因其基于Power架构的单芯片配置,所以人们把该工作站称之为RISC单芯片(RISC Single Chip,RSC) ,后来被戏称为“披萨盒”,很多人觉得这个产品没有很大意义,但是对于IBM来说,RSC是后来整个PowerPC架构的先驱,并担任了火星探险处理器的任务,这不仅仅是产品的成功,被用来做火星探险,实际上是向全世界表现IBM的技术实力,这更是一种荣誉。

    同样是这一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IBM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多年后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也给予了IBM连续八年中国市场UNIX销售额市场份额第一的丰厚回报。

上一页 1 2 3 4 5 ...10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服务器评测与技术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