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曙光深度学习XSystem
不能挖掘数据价值,再大量的数据也只是数据,科学家们只能望数据兴叹。曙光公司、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NVIDIA公司展开深度学习战略合作,并发布了XSystem深度学习产品,为科学家们践行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曙光公司建立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大数据处理”的机器学习开放框架,可为用户应用提供XSharp深度学习软件平台+XMachine深度学习一体机完整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
深度学习已成为当前热门技术,其本身是一种典型的计算密集型应用,高性能计算则是深度学习的动力引擎。曙光公司凭借XSystem这一软硬件一体化平台,能帮助用户快速进入深度学习领域,从而实现企业应用快速成长,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最Cool: 国内首款规模化量产的液冷服务器-TC4600E-LP
曙光此次隆重推出其多年专注于高效制冷的技术结晶--TC4600E-LP液冷服务器。TC4600E-LP液冷服务器以原有的TC4600风冷型刀片为原型,在纯风冷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去除CPU和显卡的风冷式散热器,创造性地替代为液冷冷板。与该服务器相配套的制冷解决方案能大幅降低整机功耗、降低机房噪音指标,机房PUE轻松降至1.20以下。与此同时,曙光提出数据节能战略,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数据在计算、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数据中心的能效,减少碳排放,降低数据的拥有成本。
最新锐:曙光服务器再添新丁
曙光最新推出的新一代4路服务器I840-G20,支持高达4颗Intel Xeon E7-4800 v3系列处理器,单处理器最大18个内核,最大三级缓存45MB。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计算性能提升1.8倍。结合最新的计算技术和可靠性设计,I840-20可完美运行虚拟化、数据库、ERP、大型电子商务等关键应用。
曙光T6400数据中心高密度服务器采用Intel最新一代Haswell平台,处理器支持更多核心,内存升级支持DDR4,系统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作为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需求开发的高密度一体化产品,T6400融合高密计算和高密存储,是云计算、大数据、HPC 等多种业务的理想选择。
最实力:最高密度存储服务器S650-G20
S650-G20高密度存储服务器面向市场对高密度存储服务器的旺盛需求,选择机箱内竖插式设计,5U空间里容纳了88块硬盘,提供高达半个PB的容量,满足企业级用户对大容量存储空间的需求。
高密度、竖插式硬盘布局,可实现单位TB容量的平均功耗最低化。作为曙光存储实力的“集大成者”,S650-G20计算与存储的融合均衡,各模块管理功能卓越,能够显着降低TCO,具有业界无可比拟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S650-G20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和调优,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既具有技术优势、又具有市场特色的全方位“实力派产品”,也是本次技术创新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此外,作为“云存储高密度节点”用在曙光最具实力的ParaStor云存储系统之中,进一步丰富了云存储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
最生态:曙光云就绪Stack系列产品家族
企业用户从传统IT应用转型云计算过程中,云就绪是第一步,云部署是第二步,云管理是第三步。曙光推出的云就绪Stack系列产品,努力帮助用户一步到位。
云控制器方面,曙光StackOne云控制器深入融合曙光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Cloudview和定制化硬件平台,将Cloudview的管理功能模块植根于一体化服务器中,可有效精简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性能。存储方面,曙光StackStor云计算专用存储系列,将云计算存储系统的管理功能和相应的组件固化到特定优化的硬件中,可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和管理,为云控制器StackOne系列产品提供专用存储资源。基础设施平台方面,曙光提供了曙光StackCube云一体机的解决方案。曙光StackCube以高性能计算、融合网络及存储为主要目标,面向大、中型数据中心提供安全可靠、资源弹性部署的基础设施。对应不同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还可专门设计和定制StackCube。如果用户希望私有云或混合云平台“一站交付”,可选择曙光StackRack云柜。采用一体化快速交付设计的StackRack云柜使用StackOne云控制器进行驱动,由TC5600提供丰富的CPU资源、内存资源以及存储资源。云柜各功能外设集中,便于集中式供电和共享散热设计。
此外,由曙光自主研发的新一代PaaS产品“StackFoundry”牢牢结合“平台即服务”的技术思想,从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能力服务、软件研发等多个方面实施“平台化”,能为用户提供具有快速服务就绪、弹性服务使用、多级SLA管理的一体化应用研发、交付平台。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创新驱动时代,李克强总理言必称“自主创新”,已让“自主创新”成为各行业奋起直追的目标。曙光及其合作伙伴们在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领域的数十年深耕,正为他们赢得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和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也使他们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潮中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