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SC'14曙光浸没式液冷服务器PHPC300的亮相,到如今曙光正式量产间接混合冷却式液冷服务器TC4600-LP的带来了变革性的能耗创新,从而实现数据中心整体提升制冷能效。而针对国外数据中心冷却方案,Facebook位于瑞典北部城镇吕勒奥(Lule)的数据中心,采用的就是新风直接自然冷却技术,充分利用当地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该地区建立数据中心将节省一大笔散热开支。面对传统新风制冷的方案,中科曙光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沈卫东和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总监戴荣博士具体分享液冷产品在数据中心未来应用上的趋势。
中科曙光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沈卫东告诉记者,从国内各地气候条件来看,南方地区温度高、北方地区风沙大,类似于吕勒奥这样数据中心的理想地点并不符合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条件。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沟通数据中心余热回收部分能发电的概念,但是真正余热发电可能还需液冷技术真正应用之后形成可行性方案。
对于运营的成本,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总监戴荣博士表示,液冷服务器一方面主要还是更高的运营效率,最终整体的运维相对风冷服务器有优势和空间。设计这种液冷+风冷的组合冷却方式是针对市场发展需求,如今液冷服务器还是处于引导的地位,主要应用在高性能计算、电信和互联网行业,随着行业需求变化会被用户逐渐的接受。
对于传统刀片式服务器风扇功耗可占刀片服务器整机功耗8-10%,而曙光TC4600-LP间接混合冷却式液冷服务器的泵功耗只占1-3%,可实现节能60%左右,而运行噪音可以轻易控制在45dB以下。在TC4600-LP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1个CRU(冷却柜)+2柜服务器机柜(共12箱,120片)组成一个最小冷却单元。液冷与风冷两套系统组合为服务器提供散热解决方案,在机柜内部融合,组成CRU机柜,其内部同时存在CDM模块及CIM模块。
液冷服务器工作原理
据了解,每箱TC4600-LP设计发热量为4kW,其中液冷系统解决2.7kW,风冷系统解决1.3kW;单CDM制冷量为10.8kW,负责左右两个机柜内部4个HCDU的配冷,CRU机柜内共3个CDM模块,解决12个刀箱配冷问题。于服务器发热量中70%左右被液冷系统带走,风冷系统的容量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从而实现TC4600-LP的整体冷却问题。
在运营费用OpEx方面,TC4600-LP配合CloudBASE GreenLC基础设施整体方案,可以为一个中型数据中心节省电费支出。同时,由于提高了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所需的机房面积则可减少20%,或者机房利用率提高20%。而在设备投资CapEx方面,与风冷版TC4600相比,虽然液冷版TC4600的成本有所提高,但配套的冷却系统基础设施的成本则有所下降,所以整个数据中心的CapEx基本不变。
随着服务器液冷技术带来服务器物理形态的变革,同时带来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变革,曙光混合冷却式液冷服务器将对信息化产业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