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扶不起的阿斗 国产系统为何没出息?

         [ 搜狐 转载 ] 暂无评论

      6月27日,中科红旗发布公告,宣布以竞价方式公开转让公司全部注册商标及软件著作权等资产,这也意味着这家曾经以研发推出红旗Linux国产操作系统而蜚声一时的公司正式宣告清盘破产,无力回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开发出一套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国产操作系统就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不管是基于尊严、面子、安全、市场还是别的什么理由,总之,过去十几年来,针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各种投入和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扶不起的阿斗 国产系统为何没出息?

      然而,这种努力似乎总是离成功那么遥远,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依然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梦,残酷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几乎每一台电脑上都跑着微软Windows或者苹果MacOS。随着中科红旗的清算拍卖,国产操作系统的中兴之路似乎更加凄迷难觅。

      不占据大众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成大器

      十几年来,国产操作系统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一直就像一个美丽的传说,总是被提及,从来没看到。即使是在本世纪初Linux红极一时,国内出现了很多基于Linux内核的所谓国产操作系统的时代,这些国产操作系统也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普通消费者的生活。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啊,当时很流行的一些所谓“中关村十大电脑品牌”的电脑里,预装的都是包括红旗Linux等在内的国产操作系统啊。另外,当年十分流行的DIY电脑中,也有不少是预装了国产操作系统的。

      说的没错,不过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重装系统,把电脑里的国产操作系统替换成微软的windows。极少数保留基于Linux内核的国产操作系统的用户多半都是技术发烧友,而即使是这些人,在技术探究腻烦之后,恐怕最后也还是回到了windows体系下。

      事实上,国产操作系统在大众消费市场一直就只是有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国产操作系统真正被大量使用的场合,是一些行业系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大家或许不会忘了有一段时间很火爆的一个词“政府采购”吧,其中有几年,国产操作系统就是列入政府采购计划的重点产品之一。

      显然,这些有限的“市场占有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也无助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壮大,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身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温室玻璃房。正是因为有这种天然的保护和“市场业绩”,导致国产操作系统在技术上、功能上、易用性上等等各方面都缺乏市场竞争力,无形和无意中反而阻碍了国产操作系统的成长和成熟。

      而跟十三亿人的庞大大众消费市场比起来,政府采购和一些扶持项目毕竟是杯水车薪,规模上无法比拟。不能在大众消费市场有所作为,是国产操作系统这些年来始终无法发展壮大和独立存在的根源。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 第1页:不占据大众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成大器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