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走向深入应用,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其安全性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大型主机市场被国外厂商高度垄断,金融行业的生产性业务系统基本全部运行在国外产品上,由此带来了国家信息战略安全隐患,浪潮2013年推出大型主机天梭K1系统把金融行业作为战略突破行业。
继成功推出我国首款自主主机系统——天梭K1之后,浪潮1月15日在京举办国产主机应用峰会,共同分享国产主机成功应用、探讨核心系统国产化可行路径和相关方案,并将同期启动“K迁工程”,帮助客户实现相关应用从国外主机向天梭K1平台的平滑迁移,加速主机国产化替代IOH进程。
K迁工程启动
在主机市场,IOH三家技术成熟,分别是IBM Power+AIX、Oracle SPARC+ Solaris、HP安腾+HP-Unix,但是IOH三家企业技术实际都是封闭的,技术捆绑压制了市场竞争,抬高了主机生态的进入门槛。而所谓K迁工程,本身就是替代IOH相关技术产品,实现国产主机的规模应用的替代,打破国外企业对中国信息化垄断的技术根基,特别是在金融、电信和能源等关键行业。
浪潮集团CEO 孙丕恕
浪潮集团CEO孙丕恕代表浪潮致辞中也指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自主的信息产业,而主机是建立自主信息产业的突破点,K1主机目前产业化基础完备,此次发布K迁工程将是中国厂商第一次在产业核心领域挑战国际巨头。
突破主机技术 K1打进关键业务市场
笔者了解,面对美国政府和垄断企业的市场,浪潮突破了主机技术,拿到了进入全球主机市场的入场券,从主机这个产业核心环节开始逐渐突破垄断攻坚战,打出国产产业的发展空间。
浪潮集团副总裁 胡雷钧
浪潮认为,天梭K1的“有”只是开始,大规模的“有”和“用”,即实现完整的产业化部署和规模化应用才是核心目标。如何加速实现关键应用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强健国产主机产业和应用生态?“K迁工程”是浪潮给出的答案。
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 林磊明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说,“天梭K1已经在新疆建行两大核心业务系统--运营分析系统和中间业务系统的应用表现平稳,所承载的中间业务迄今已有3年时间,系统整体运行良好,进行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笔者认为,首先K1在新疆建行承载了中间业务系统,以异构双机互备运行的方式完成了国外主机向天梭K1主机的平滑过渡,建行的应用可谓意义巨大:不仅证明国产主机完全能够承载相关业务,更重要的是为行业应用开启一扇大门。随后在邮储银行总行,K1承载了客户营销系统,支撑全国33个分行应用;在胜利油田,浪潮成功将生产经营系统迁移到K1,并和X86服务器平台实现了异构远程灾备。
而为推进“K迁工程”,浪潮将在全国建4个迁移方案测试中心,开展迁移方案开发、应用系统验证测试、迁移技术研发、迁移知识培训等工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北京、山东两地测试中心已投入建设。同时,浪潮还联合国内IT企业积极打造国产主机系统产业链,为其大规模产业化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继天梭K1面世开启国产主机商用化的“破冰之旅”之后,“K迁工程”将进一步承担国产主机产业和应用大转折的重任。浪潮K迁工程不仅推动了主机国产化,也推动了天梭K1与国外的数据库、中间件、存储等主机配套产品的应用融合。会后,有幸采访到了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深入了解天梭K1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浪潮集团副总裁胡胡雷钧(右)、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
对于主机应用关键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表示,在合作初期对浪潮K1主机存在一些顾虑,主要包括三方面:K1能否在银行核心业务运行,由于银行系统复杂能否与浪潮K1兼容,而最关键是能否在最基本的运行要求下保持高稳定性。
K1实际应用破IOH市场垄断格局
对于企业要看清一个新产业的未来。浪潮在主机应用市场看到未来的增长,从过去的垄断到如何打破传统的应用顾虑。K1迁移不仅对于一个新产品平台有着巨大跨越意义,在市场中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站住脚。浪潮本着为国内关键应用领域的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的角度,围绕这个产品应用本身通过建行的项目,与合作伙伴建立起这个生态突破IOH垄断实现真正应用落地。
另外,用户应用迁移的成本上有自由选择权。同时希望关键业务信息不被控制,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这个领域的客户有责任破IOH市场垄断格局,用户本着国家政策规范的角度来讲,通过不断让K1深入到关键行业应用约束进口设备垄断地位。
在服务上话语权最终被自主所取代,尽管现在还没有达成期望的市场状况,胡雷钧认为在2013年形成的态势下,浪潮K1已经取得的产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以及政策扶持之下,浪潮围绕国产主机市场将在关键业务领域有更多的机会。
可见,浪潮围绕国产主机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产品和市场策略部署,完成了国产主机生态的全方位升级。K迁工程的发布标志着浪潮正在从一个技术突破者向产业突破者快速蝶变,中国主机市场第一次迎来了本土力量。自此,中国主机市场被IOH独家垄断的局面有望被打破,占据本土优势的浪潮将成为中国主机市场举足重轻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