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在国内外兴起,以云计算和大型机为代表的先进计算能力,在信息资源开发、互联网关防、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等方面的关键应用,代表国家信息技术水平,成为综合国力体现。
曙光一号多处理机成功,到曙光5000A引领中国速度,曙光一直承载中国高性能计算不断超越的使命!曙光超千万亿次HPC——星云高性能系统,再次引领中国高性能计算辉煌,回顾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史。
1.1.曙光1号
时间:1993年10月
意义:中国的高性能计算的起点
曙光1号计算机是在李国杰院士的带领下,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院开发中心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是我国863计划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设计制造支持多线程机制的对称式紧耦合并行机的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我国在并行处理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并由此闯出了一条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之路。
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曙光1号开始,曙光机的发展也从此开始。着名科学家王大珩参观了曙光机之后,曾经感慨地说:“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
1.2.曙光1000
时间:1995年5月
意义:中国的“争气机”
1995年5月,在研究人员仅有十来个人,所花时间只有两年,而直接科研经费只用了500万元的条件下,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诞生了。
曙光1000在整体技术上居中国之首,并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国际先进水平,其运行速度的峰值达到了每秒25亿次,在当时我国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有人说 曙光机是中国的“争气机”,而曙光1000也荣获了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标签: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