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数据中心设计以“解耦(Disaggregation)”为哲学——打破传统的服务器定义——由网络硬件连接起来的基于某种应用的铁盒子。这种形态曾经是以前Sun鼎盛时期“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真实写照。而现在,计算机既是概念上的也是实体上的网络。
Facebook硬件设计理念来自亲力亲为。Facebook的所有工程师都在以技工的身份将时间花费在 Facebook数据中心上。比如,每个人都在数据中心内徒步检测和管理系统,这样也更加深了他们对数 据中心不同设施的看法。
Facebook设计的各个Sled模块系统
由Facebook和Open Compute Project提出的开源数据中心,是一种基于未来的后现代主义。将各个组件解耦,由复杂的组件设计改为简单高效的设计。在机柜中充满各个Sleds模块系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将是未来十多年服务器发展的一个方向。
Facebook数据中心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案,整个机柜中插满了Sleds模块——通用计算Sleds模块(CPU、内存和特定PCI插槽形成的系统主板)、存储Sleds模块(高密度磁盘阵列)和内存Sleds模块(大容量RAM和专为批量处理内存计算数据库的低压处理器系统)。
代号为“Windmill”的基于Facebook计算Sled模块
这些解耦模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模块化密闭系统并支持插拔、维修、替换(免工具)。如果需要对其中某个Sled进行修理,只需要手工把它们抽出来并拔掉线缆即可。
“Windmill”计算Sled模块基于第二代开源主板设计,x86两路设计搭配16个内存插槽以及数个PCI扩展插槽。Facebook使用PCI 万兆以太网插槽而不是直接使用以太网,由于量大,因此可以从多个供应商获得。
基于 Windmill 主板Facebook自制数据库服务器
观察仔细的朋友不难发现,这块计算模板中并没有提供电源。整个机柜的电源都是同样供应,在机柜背板有一个12V电源调节板。这样有助于减少电源设计的复杂性、降低电源转换损失。很多数据中心的电源需要经过三四次转换:480V到208V再到UPS然后返回UPS并进入到PDU,最终电源输送给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