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并非应用领先 人才储备是关键
ISC12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是由国际超算权威组织,作为中国代表队强有力的竞争者,三支来自美、德的高校拥有较高的应用水平,依托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在3000瓦功耗下自行设计建设超级计算机系统,并进行HPL、OPENFOAM、CPMD、CP2K、NEMO、WRF、GROMACS的应用性能测试给中国队带来压力,其中对于应用的性能评分占据80%,对各参赛队的超算应用能力提出了全面挑战。

清华大学队长接受组委会颁发总冠军奖杯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清华大学这样优秀的代表队,他们对于超算无疑有着更好的理解,这其中包括对超算硬件体系结构、应用软件的全方位、综合性研究,他们在本届竞赛上的表现非常突出,中国超算近年来的水平让我们感到惊喜。”竞赛组委会主席Gilad Shainer先生给予了清华大学,乃至中国超算最高评价。然而在赛事的组织者,浪潮集团高性能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刘军眼里,却读到了另一个层面的内容。
“这次比赛的7个应用,没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别人的规则下取得了胜利,我们只是参与者,却始终不是规则的设计者和掌控者。”刘军称,虽然清华大学夺得了超算大赛的冠军,但是这并不意味中国在超算领域的领先。“如果有一天能看到国际超算大赛有3个应用是中国的,那才能说中国真的算是超算强国了,那将比夺冠更值得让人兴奋。”
据悉,空中客车公司是本次大赛的赞助商之一,他们赞助比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赛,来发现他们做飞机设计的时候,怎样才能设计出最优秀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和优化的手段。而在这次比赛中,空中客车也是最大的赢家之一,因为他们获得了可以直接应用到设计下一代飞机的优化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赛超乎了我们的预期,不仅仅鼓励了青年一代钻研超算,比赛的成果也将会大大提高空客的设计研发进度。”他同时又举例说,“KIT团队中的一位成员开发的应用程序,就被奥迪公司所采纳,将其应用到流体力学设计之中。在中国,这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清华大学的夺冠或许能让更多的人对超算产生兴趣,会让中国在向超算强国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快。毕竟,“人,才是根本”。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中国超算发展具备了真正的土壤--应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