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产业 > 龙芯“亮剑”英特尔 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龙芯“亮剑”英特尔 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新浪科技 【转载】 2006年05月16日 09:18 评论

   五一假期,香港PC weekly 电脑杂志编辑Alan杨来电话交流电脑技术,谈到中国生产的CPU“龙芯”时,Alan杨希望我能提供资料在PC weekly电脑杂志上进行相关介绍。刚巧半小时后看亚视本港台播映的《霍元甲》正在上演陈真与日本人的比武场面,不由想起那时国力日衰、列强侵华,但霍元甲、陈真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奋力维护民族尊严,顿时心潮澎湃,立刻激发起以香港电子工作者及网络人身份,谈谈自己对“龙芯”的看法,从技术、经济、政治角度与内地网友一起交流、分享的强烈愿望。

  一、“龙芯” — 中国“芯”

  几天来,《霍元甲》剧集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银屏上陈真与日本人对决的精彩场面,使我联想起IT界国人不畏列强、奋发图强的一幕又一幕精彩对决。那么,就让我们先从联想和华为这两个中国最著名的IT企业说起吧。

  1、感谢联想开了个好头

  笔者以为联想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坚持不懈的推“联想汉卡”,使其站稳了脚跟,正如《联想为什么》一书中所说“从联想汉卡开始,联想人才真正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二是当初果断的对PC巨头IBM说“不”,转而牵手AST并最终用联想微机取而代之,直至最后成功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令国人拍手称快。感谢联想开了个好头,树立了民族光辉榜样!

  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1987年,在中国最重要的计算机企业四通公司选择电子打字机犯了方向性错误的同时,联想当家人柳传志以“非凡的远见”抛开了当时占联想三分之一稳定收入的IBM,开始代理AST兼容机。从与AST签署代理协议那时起,柳传志就打定了最后取而代之的主意。打着“国”字号招牌,乘着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春风,联想电脑逐步在各个领域挤占了IBM市场,并于前年(2004年12月8日)以12.5亿美元成功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联想从1987年对IBM说“不”到今日将IBM斩于刀下,刚好用了20年的时间。再过10年、20年,我们有信心并期待同样出自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神州龙芯能带给中华民族更大的惊喜!

  2、假如中国没有华为

  华为公司的创业和发展史不足20年,但是它的经营网络已经遍布中国的城市乡村及海外市场。2001年到2002年间,在全球电信基础设施总投资下降50%的情况下,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亿美元。2003年是华为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头,由于华为登陆美国因而踩痛了网络业巨头思科,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交锋爆发了!1月24日,思科在美国提起诉讼,指控华为非法侵犯思科知识产权,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思科IOS软件,抄袭思科拥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和资料并侵犯思科其他多项专利。此案在众志成城的华为人的沉着应对和各方努力下,思科最终撤回了诉状,双方解决了所有的专利纠纷,并承认华为没有侵权行为。然而,就在这一年,华为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亿个C&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录。03财年华为国内销售突破300亿,稳坐国内通信老大;国际销售额317亿,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思科公司起诉中国的竞争对手华为,表面上看是“知识产权”之争,实际上是“美国硅谷”与“中国工厂”在产业地位上的较量。

  “假如中国没有华为”是《计算机世界》一篇文章的标题,记者阳光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说的:很久以来,华为一直是中国IT业技术企业的标杆。包括柳传志等一批知名企业家一提起同行华为,言必称其是“在攀登喜马拉雅雪山这样的技术巅峰中,华为是极少数选择‘爬北坡’的成功者”,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作者认为“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公司首先就在中国市场上与思科这样的跨国公司们短兵相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作了一连串“假如中国没有华为”的各种假设:假如思科选择不起诉华为,任凭华为产品在包括美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长驱直入,进一步蚕食思科的市场份额;假如华为这样的中国IT企业不从事核心技术的研发;假如华为这一次一定会被思科的诉讼围剿、从全球市场收缩阵线……虽然我们无法想像这一连串假设可能导致的结果,但是撇开简单的“民族情绪”不论,丧钟为谁而鸣?华为只不过是因为它在发展核心技术和进军全球市场上走得最远,所以才遇到这样罕见的、高强度的“暴风雪”,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如果说思科对华为关于知识产权的诉讼是华为的“成人礼”,倒不如说是走向国际化的中国IT企业们的“成人礼”。而华为,不过是这场仪式中的第一个出场者。

  所以,与联想成功收购IBM 全球PC业务相比,“思科公司起诉华为侵权案”对“龙芯”的发展更有意义。尽管中国“龙芯”是自己设计的,但“龙芯”产业化的过程中,只要和别人的兼容,必然会陷入国外设置的知识产权陷阱。英特尔等老牌CPU厂家由于进入市场早,已经申请和获得了不少专利,要想绕开这些专利非常难。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对市场的垄断已使其成为市场上的标准制定者,个人电脑市场的CPU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很容易陷入英特尔设置的知识产权陷阱。所以专家们认为:“龙芯”应主要发展行业领域的服务器应用,比如银行、电信等,另外因为以“龙芯”为基础的曙光“龙腾”服务器基于RISC架构,是另外一个标准,不会陷入英特尔的知识产权陷阱。

  3、北京对微软说“不”

  时间再回溯到2001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招标会上,包括金山、中文2000、中软、瑞星、江民、中科红旗、新科在内的参加投标的国内7家软件厂商的产品全线中标,拿下了政府采购多达几万套正版软件订单。而实力强大的微软则令人意外地无功而返,名落孙山。为什么会这样?在此次软件采购招标最大赢家、微软的竞争对手金山彻夜狂欢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北京对微软说“不”的背后是什么?

  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与北京市政府其实很早就开始接触了。针对北京市的政府采购,微软最先开出的价格是5000台电脑5000万元人民币,随后,又报出了万台采购量的具体价格:Win XP每套850元,Office XP价格为2650元,两年后的升级费用分别为:Win XP475元,Office XP1534元。但双方在价格上一直没有谈拢。

  2月27日,此次采购行动最后敲定的日子,微软仍不让步。北京市政府采购工作组提出能不能不要Office XP而只选择Win XP,微软提出如果不捆绑Office XP办公套件,则每套Win XP操作系统的价格将由原来的850元人民币涨至1200元。随后,有关负责采购人员提出,基于实际情况考虑,希望微软能提供Office 2000,但微软的答复是,Office 2000已经不卖了,非要买的话,可以将Office XP自动降级为Offfice 2000使用,但必须维持Office XP的价格。

  结果是:参加投标的其他7家中国企业都中标了,只有微软无功而返。

  其实“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无功而返的原因不止是报价不合理,安全因素、性能价格比因素也是一大原因——作为政府机关来讲,根本用不了Office XP那么高的版本,有Win 98或者Win 2000就足够了。此外,按照惯例,世界各国大多在操作系统上用的是Windows,但在办公软件上则多用国产软件,韩国、日本都是如此。”一位市场人士这样说。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事件乃国产软件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正如金山总裁雷军在会后所说:“由此出发,未来10年的国产软件将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软件工业,国人大规模使用国产办公软件和操作平台的时代也将随之而来。”刚巧龙芯2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Linux操作系统,以避开与Wintel阵营的正面直接交锋。政府大力打击盗版与保护和优先使用国产软件,对我们即将出世的“龙芯”新生儿应该是个好兆头。

  4、“龙芯” 也要对Intel说“不”了

  众所周知,CPU是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输出的控制。而在这个电脑核心部件市场领域里,人们最为熟悉的两个品牌无疑是Intel和AMD,他们在处理器市场的强势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在CPU技术上,我们跟国外厂商有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大“芯”病,也是我们这些电子工作者、网络人胸口永远的痛。

  过去,代表着国际IT顶尖技术的CPU芯片一直被英特尔等国外巨头所垄断,中国企业及消费者为之付出了巨额版权费。好在神州龙芯公司先后推出了“龙芯1号”、“龙芯2号”,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龙芯”的诞生被业内人士誉为民族科技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商品化的“龙芯”1号CPU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打破国外垄断,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对我国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信心:“龙芯” 对Intel说“不”的日子不会太远!

1 2 3 4 5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