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正式对外宣布酝酿已久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启动,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完全自主化,打破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垄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导航系统试用期间将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12年底,北斗系统基本建成后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达到10米。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免费的服务。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用的ASIC硬件是结合了国产应用处理器的方案,这成为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一项重大突破。该处理器由我国本土IC设计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规模应用,一举打破了电子终端产品行业普遍采用国外处理器局面。
北斗卫星导航终端中采用的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是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导航基带中,一般通过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
此前的应用处理器多选用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需向国外支付IP核使用许可费用的同时,技术还受制于人,无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及保密安全问题。
而通过设立重大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北斗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国产化现已实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也在北斗多模导航芯片中得到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