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评综述
横评综述
对于服务器而言,新制程至强CPU更新带动x86市场的发展,而提到新制程处理器的发布,就不能不提到英特尔的Tick-Tock发展步调。Tick-Tock是一种摆钟式的处理器发展战略,即通常在奇数年推出新的制程工艺升级,偶数年推出新的微构架,这样每两年英特尔处理器的制程和微构架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32nm制造工艺技术,是之前主流的45nm制造工艺技术的升级,是如今至强CPU家族核心的产品工艺。
在所有主要的Intel至强服务器市场,32纳米制程技术将广泛应用于x86服务器市场,“高能效”市场从45纳米Nehalem-EP处理器(至强5500)迁移到32纳米Westmere-EP处理器(至强5600)。“可扩展”市场也将从45纳米Nehalem-EX处理器(至强7500)迁移到32纳米Westmere-EX处理器(至强E7),但依然采用Nehalem微架构。
根据英特尔的Tick-Tock发展战略,英特尔本将在2011年全面升级至32纳米“Sandy Bridge”架构至强,包括面向单路、双路、四路的新至强处理器,完成Sandy Bridge架构的全面布局。不过仅仅Sandy Bridge入门级至强E3家族正式公布。
而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至强E3服务器推出专为满足中小型企业应用,基于英特尔至强E3处理器的服务器让中小企业支付仅与桌面系统价格相当的费用享有商业级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运行能力,特别在单路服务器市场上,英特尔至强E3处理器的发布无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最合理的兼顾性能和成本的方案。从性能的角度来说,基于Sandy Bridge微架构的英特尔至强E3系列处理器产品在性能、功耗方面大幅改变。
为此,2011年在至强E3服务器产品陆续推广上市的时候,ZOL服务器频道策划一次主题为“32纳米SMB新引擎 低碳至强‘芯’动力”的单路至强E3塔式服务器横向评测,希望通过实际的产品测试、对比,用真实的数字来评估新的至强E3服务器究竟能给SMB用户带来哪些惊喜,为用户侧面提供一个参考的标尺。
感谢服务器厂商对我们的支持,陆续收到了来自惠普、联想、富士通、正睿国际国内服务器品牌的至强E3新品,对于服务器厂商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客观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估。
由于测试环境和测试手段的局限性,或者对于产品的挖掘不够,测试结果也难免和实际有一些偏差,力求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欢迎您对本次横评提出宝贵意见,推动ZOL服务器频道不断完善内容建设。
2至强E3特性:32nm工艺更加环保
至强E3特性:32nm工艺更加环保
至强5600和至强E7开创了英特尔在双路、四路及四路以上市场的成功,但并没有满足英特尔在IA架构服务器市场的胃口,英特尔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许多面向渠道供货的服务器厂商,加大在低端入门级市场的销量。作为英特尔Sandy Bridge微架构的第一款处理器系列至强E3,在性能方面并不能与一年前推出的至强5600相比,但至强E3所带来的平台改变,以及所覆盖的入门级服务器及工作站市场来说,在中小企业市场是值得关注。
英特尔处理器微架构
对于32nm工艺来说,从Wesrtmere 32nm处理器开始,Intel就在处理器中整合了GPU,不过仅仅是将一颗32nm制程的CPU核心和45nm的GPU核心封装在一起。而Sandy Bridge则是32nm的CPU和GPU都在一块晶圆上,特别是将GPU整合在了环形总线之内,实现了二者真正的融合。
Sandy Bridge基于第二代高-K金属栅级及第四代应变硅技术,而Sandy Bridge GPU有自己的电源岛和时钟域,也支持Turbo Boost技术,可以独立加速或降频,并共享三级缓存。显卡驱动会控制访问三级缓存的权限,甚至可以限制GPU使用多少缓存。将图形数据放在缓存里就不用绕道去遥远而“缓慢”的内存了,这对提升性能、降低功耗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3至强E3特性:采用环形总线设计
至强E3特性:采用环形总线设计
新一代的至强Sandy Bridge处理器改变就是采用了新环形总线架构,这也是Intel在继Nehalem和Westmere之后继续使用环形总线的架构。新的Ring Bus环形总线由四条独立的环组成,分别是数据环Data Ring、请求环Request Ring、响应环Acknowledge Ring和侦听环Snoop Ring。借助于环形总线,CPU与GPU可以共享LLC缓存,将大幅度提升GPU性能。
Sandy Bridge环形总线
对于新一代Sandy Bridge环形总线的存在,可以大大减少核心访问三级缓存的周期。在之前至强产品中,多个核心共享一个三级缓存,新的环形总线将三级缓存分割成了若干部分,借助于每个节点,核心可以快速的访问LLC。同时,由于每个核心与LLC之间可以提供若干带宽,使得Sandy Bridge的整体带宽也提升了4倍。
Sandy Bridge处理器使用了新的环形总线设计。熟悉英特尔架构的用户了解,从之前的Nehalem开始,英特尔就转向了融合核心的理念。在Nehalem架构上将内存控制器融入其中,而在接下来的Westmere产品中GPU也作为融入,只是GPU还仅仅使用45nm工艺。在之前的8核心Nehalem-EX上,也可以看到环形总线架构,但之前至强产品在性能和功耗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4至强E3特性:AVX指令集功能强大
至强E3特性:AVX指令集功能强大
对于Sandy Bridge处理器而言,另一个最改进是增加了全新的AVX指令集,即高级矢量扩展。这个指令集的增加是X86处理器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性能,同时也是对现有指令集的整合与优化。
英特尔AVX技术特点
Sandy Bridge架构中AVX功能将向量化宽度扩展到了256位,原有的16个128位XMM寄存器扩充为256位的YMM寄存器,可以同时处理8个单精度浮点数和4个双精度浮点数。简单的来讲,Sandy Bridge的浮点吞吐能力可以达到前代的两倍,AVX的256位向量虽然还仅支持浮点运算,但它可以应用128位的SIMD整数和SIMD浮点路径。
据悉,AVX并不是x86 CPU的扩展指令集,而是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同时也和CPU硬件兼容性也更好,并且也有着足够的扩展空间,这都和其全新的命令格式系统有关。更加流畅的架构就是AVX发展的方向,就是摆脱传统x86的不足,在SSE指令的基础上AVX也使SSE指令接口更加易用。
为了满足指令集带来的改进,Sandy Bridge架构的处理器浮点寄存器变成了256位,载入单元也要适应一次载入256位的能力,所以增加了一组载入单元完成载入操作,并不是单纯的将带宽扩展一倍。使用新的256位寄存器来提升数据I/O效率,更好的标记、传播载入的数据,动态的改变数据序列,以此来组织、访问和载入运算所需的数据,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5至强E3特性:面向中小型企业而设计
至强E3特性:面向中小型企业而设计
英特尔新推出的至强E3处理器家族可以说是主要针对入门级服务器、入门级工作站和微服务器市场,推出Sandy Bridge平台之后,中小企业用于Xeon系列处理器服务器的开始逐步向SNB架构产品过渡,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入门级SNB处理器Xeon E3-1200系列,Xeon E3-1200处理器产品线也很丰富,标准电压版的TDP功耗为80W或95W。
至强E3处理器家族
据悉,Xeon E3-1200处理器产品型号为E3-1220、E3-1225、E3-1230、E3-1240、E3-1245、E3-1270、E3-1275、E3-1280等。特别是其中低功耗版E3-1220L和E3-1260L,前者为双核四线程,默认主频为2.2GHz,后者为四核八线程,默认主频提升到2.4GHz,L3缓存容量也从前者的3MB提升到了8MB,TDP功耗保持在了45W,这种产品在中小企业应用中有很大吸引力。
从产品的特性上看,Sandy Bridge平台至强E3主打中小企业应用,其特点在于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且能效比出色,与上代产品相比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至强E3提供企业级服务器的可靠性能,通过错误检查和纠正(ECC),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可靠性更高,先进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帮助SMB用户专注业务创新。
基于英特尔至强E3-1200系列处理器产品的服务器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更加智能的控制,帮助增长销售、提高利润并且降低风险。许多企业仍使用台式机作为服务器,升级为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不仅可为您提供当前所需的可靠性,同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扩展空间。
至强E3处理器为核心的服务器产品和解决方案陆续推出,使得x86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至强E3处理器的特性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多精力专注创新,从产品上来讲,塔式服务器相对机架式产品而言在扩展上有一定优势,多用于中小企业文件以及局域网环境搭建。
6参测机型:惠普塔机ML110 G7
本次横评范围限定为英特尔至强E3塔式服务器产品,可以是由之前至强平台进行升级的机型、或者是今年发布的新机型。从参加评测产品上来看,国际国内品牌参测机型基本能够反映出塔式市场一个状况。
参测机型:惠普塔机ML110 G7(点击详细内容)
对于中小企业用户市场,最新推出惠普ProLiant ML110 G7塔式产品成为入门级办公IT环境应用的首选。这款ML110 G7而言,搭载Intel Xeon E3-1200系列处理器,成为一款性能极佳的入门级4U服务器,其塔式设计结构保证了其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并且扩展空间足够大,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服务器的要求。
HP至强E3塔机ML110 G7
从产品设计上看,惠普ML110 G7体现出了至强E3服务器中的亮点,做工精细,大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为这款服务器的可靠性增加了筹码,也符合其面向中小企业应用的IT定位。作为一款性能极佳的入门级4U塔机,其设计结构保证了其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并且扩展空间足够大,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服务器升级的要求。
iLO 3管理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而iLO 3远端管理芯片从原来只应用于中大型服务器的配置,如今G7系列服务器全面提供皆已提供,带给用户提升管理能力、降低服务器管理成本。特别是针对ML110 G7这款产品来说,对于未购买服务器或者仍以PC作为服务器的企业,可以提供真正服务器的效能。
7参测机型:富士通全能王TX120
参测机型:富士通全能王TX120(点击详细内容)
作为另外一款国外厂商服务器,富士通TX120 S3凝聚了大型机厂商的优秀典范,精美的产品设计、精湛的制造工艺、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追求低功耗的极致化,同时结合优秀的架构平台和自身技术实力。
富士通TX120 S3
富士通TX120 S3采用了英特尔最新发布的优秀处理器平台E3,相比上一代服务器和桌面系统,至强E3处理器拥有更高的性能,可满足SMB苛刻的工作负载需求,其计算能力可以保证用户在最低成本下实现高工作效率,更快地对业务做出响应。
富士通TX120 S3随机附带了ServerView管理套件,通过光盘引导,可以实现图形化的配置阵列卡参数、组建RAID、设置虚拟磁盘属性、设置网卡和BMC模块参数、部署操作系统等操作,可以实现操作系统的无人值守安装,支持多个版本的Windows和Linux系统,是为管理员提供的一个非常实用的部署工具。
ServerView套件提供了丰富的部署和设置功能,界面较为友好,能够在统一的图形化平台进行绝大部分的服务器部署功能,节省部署时间。此外,TX120 S3的噪音表现非常出色,完全能够胜任办公场所等环境应用。
8参测机型:联想塔机T168 G7
参测机型:联想塔机T168 G7(点击详细内容)
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第一品牌,单路塔式服务器——T168 G7,该产品可谓是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其搭载的至强E3处理器,比上一代拥有更好的性能,能够满足SMB苛刻的工作负载需求,其计算能力可以保证用户在最低成本下实现高工作效率,更快地对业务做出响应。
联想T168 G7服务器是搭载Xeno E3处理器塔式系列产品,聚合众多业界创新技术,专为成长型企业中小规模应用打造一款更强大的,易管理的,绿色的主流单路服务器,一上市就成为了中小企业用户首选服务器。
联想 T168 G7塔式服务器
联想T168系列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7代,T168 G7这款产品作为塔式服务器中的主打产品,搭配了至强E3-1220规格的处理器,采用的是5U塔式设计结构塔式机箱设计结构,使得内部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散热方面也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联想服务器来说,慧眼V专业版服务器监控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器监控功能,支持多节点管理,可以实时查看服务器健康状况,可以让CPU、内存、硬盘、网络等超出使用率,或者电压温度超过阈值时自动告警,便于管理员找到服务器故障隐患,防患于未然。
另外,服务器控制功能可以远程控制电源,进行开关机、重启、点亮关闭ID灯等操作,让管理员控制更加灵活便捷,是一款优秀的国产服务器管理系统。
9参测机型:正睿塔机I146738S
参测机型:正睿塔机I146738S(点击详细内容)
作为一款入门级单路塔式服务器,正睿I146738S是一款有特点的服务器,采用了1颗至强主频为3.2GHz的至强E3-1230处理器,拥有4核心和8MB三级缓存,支持超线程,功耗为80W。机箱设计时尚、简约大方,各个功能模块清晰明了,同时散热口分布均匀保证散热效果。
正睿I146738S服务器内外设计
这款服务器的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用户各种常见应用,尤其在CPU运算、内存带宽和磁盘最大写入方面,表现较为出色。相比之下,正睿I146738S服务器的功耗和噪音则表现的中规中矩,对于日常办公应用环境来说,也还算基本能满足要求。不过,其强大的扩展性却为较大机身带来了一丝不便。
而对于国产服务器来说,管理模块至关重要,这款服务器很直观看到采用华硕管理工具,支持基于Web远程管理,可以实现异地远程电源管理和控制台重定向,实现图形化服务器软硬件监控,简化服务器管理。
10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
本次横评主要从产品设计、性能、管理功能、噪音以及能耗等五部分进行评估,对于产品上的的表现提供直观的数据对比测试结果。
服务器测试环境 | |
处理器性能测试 |
CineBench R10 |
内存带宽测试 |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 |
磁盘性能测试 | IOMeter 2006.7.27 |
管理能力测试 |
根据各个产品管理工具易用性 |
磁盘阵列模式 | RAID 1 |
噪音测试 | 工业噪音仪 |
功耗测试 | PROVA WM-02功耗测试仪 |
操作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8 SP2 64bit |
为了构建相同的测试环境,我们将4款参测塔式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为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8企业版,由于送测机型配置不同,硬盘数量不统一,我们根据配置情况组建了磁盘阵列,如统一配置2块硬盘组建RAID-1。
采用CineBench R10和CineBench R11.5,渲染特定分辨率的CG图片来测试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在单个核心情况和4个核心、8线程并发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渲染测试,这样可以对比出多核处理与单核处理情况下性能的提升,并可以测试多处理器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测试服务器的平台性能。R11.5版本相对于R10版本结果更为准确。
处理器方面利用最新的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来测试处理器和内存,SiSoftware Sandra是一款Windows系统上的分析软件,可以查看系统的软硬件信息,并可以对处理器、内存、网络、磁盘等子系统进行测试,如处理器数学计算、多媒体计算、多核计算等,内存带宽、延迟、缓存性能等。2010、2011版本对Windows Server 2008 R2进行了优化,最高可以支持32/64路平台。
IOMeter:IOMet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IO测试软件,它包含了负载发生器(Worker),提供一系列标准测试组件以模仿实际应用,如WebServer(网站服务器)、FileServer(文件服务器)和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在线交易处理)服务器。这些测试组件产生不同大小的输入输出请求和读/写分布,以模仿实际应用中的行为。
噪音测试针对塔式服务器的空间占用较大的特点,受到成本控制中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机房来专门管理企业的服务器设备,那么功耗和噪音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办公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这方面进行了噪音测试(噪音的测试范围锁定在20至90分贝之间)。
功耗测试仪
功耗测试:我们将采用PROVA WM-02功耗仪来进行服务器接电不开机、空载、满负荷等状态的功耗。通过功耗仪测试进行测试比较直观,可以直接读取功耗数据。
11产品设计评估:机箱结构设计
产品设计评估:机箱结构设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服务器作为为网络应用服务的设备,承载着企业核心业务应用,需要具备可扩展性、易使用性、可用性、易管理性等特点。为了实现上述这些特性,服务器并不是简单的硬件DIY,在处理器、内存、硬盘等部件,以及机箱、散热系统、电源等部分都需对企业日常管理进行完善设计。
随着服务器技术发展,机箱的免工具设计、模块化设计等并不鲜见,同时降低企业管理难度的监控管理软件也更加丰富。此外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深入,低功耗高效率成为一个主流趋势,服务器上的绿色节能设计也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1、机箱结构设计:评估内容包括拆装简便度、硬盘托架、接口扩展性三部分。
拆装简便度:评估机箱侧面板、硬盘、内部散热风扇、内存、处理器、扩展卡等部件的拆装难易度,这对于服务器的故障恢复和升级具有比较实际的意义,方便的拆装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维护管理难度。
联想 T168 G7塔式和正睿I146738S服务器设计
4款产品在拆装简便度方面,惠普、富士通的产品机箱采用免工具设计,主要部件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简便,比其他2款产品在拆装上要更胜一筹。特别是富士通机身比普通塔式机结构紧凑,风扇、电源、扩展卡等部分细节设计模块化。总体来看国内产品正睿在机箱的拆装简便度上略有不足,借助工具的程度要更高。
最大热插拔硬盘:热插拔硬盘技术在服务器上已经非常普及,参测的4款服务器均提供了热插拔硬盘支持,但支持数量和规格不同。其中惠普ML110 G7和富士通TX120 S3提供了4个3.5寸热插拔SAS/SATA驱动器托架选择,配置较为灵活。从支持的数量看,联想T168 G7和正睿I146738S服务器较为突出,最大都支持8块3.5寸/2.5寸热插拔硬盘。
联想T168 G7和正睿I146738S服务器扩展插槽
可扩展性:对于中小企业服务器来说,未来随着业务增长决定服务器的升级能力,我们主要考量参测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硬盘、I/O扩展槽位等部分的扩展能力。其中联想T168 G7和正睿I146738S服务器相对来看规格较高,如内存均支持32GB容量,支持硬盘数量和I/O选项较为丰富。而在扩展插槽方面,正睿I146738S服务器支持4个PCI-E扩展插槽,2个PCI扩展插槽,扩展性有一定优势。
机箱结构设计评估小结:在机箱结构设计上国内和国际产品各有千秋,虽然国产品牌正睿规格很高,扩展性优秀,但在人性化设计以及细节处理上相比国际老牌厂商还有不足,细节处理不够。惠普产品在机箱设计上要略胜一筹,做工精细,设计人性,大量采用模块化设计,机箱免工具优势较为明显。
12产品设计评估:散热系统设计
产品设计评估:散热系统设计
对于塔式服务器来讲,散热系统一定程度上决定服务器工作的可靠性,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服务器的散热部分可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设计,散热风扇设计、处理器散热器设计、机箱设计、风道设计等都决定着服务器的散热效果。
塔机ML110 G7散热设计
惠普散热方式中,PCI外设有可能会成为热点影响整个空间内的温度,所以之前提到的导风罩和风扇是为可能安装的PCI设备而设计的。
联想 T168 G7塔式散热设计
对于联想来说,机身内部采用了m-ATX主板,因此机箱内的空间看起来很大。前后各有一个直径12cm的散热风扇,对于塔式服务器来说,由于本身的工作环境温度不高,加上配件的功耗也不大,这样的设计应该是足够了。
富士通TX120 S3散热设计
富士通TX120 S3的整体内部结构来看,散热通风口都是并行朝向机身背部的。驱动器、CPU和后部3个超大低速风扇冷却设计,为内部架构高效散热。这就可以最大化避免这些热量滞留和堆积在散热区,有效提高各个组件的散热性能。
正睿I146738S服务器散热设计
正睿I146738S服务器采用宽大的内部空间和合理清晰的走线,使得服务器内部散热效果达到最优,另外配合大尺寸服务器系统风扇、电源风扇和机箱前后宽大散热面板,能够提供出色的散热效果。
散热系统设计小结:在散热设计上4款产品都有所表现,设计各具特色,国内外服务器产品普遍支持采用了模块化的冗余风扇,这一点均值得肯定。特别是惠普在塔式服务器中提供导流风罩能够提高气流强度,提高散热效果。其中富士通产品散热通风口设计独特,所有服务器处理器采用了主动散热方式设计。
13产品设计评估:供电设计
产品设计评估:供电设计
供电系统式服务器的动力源泉,服务器电源有ATX电源和SSI电源两大类产品。ATX电源就是我们平常台式机使用的电源,在服务器领域这种电源主要被用在塔式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对于服务器这种7x24不间断工作的设备来说,电源的品质更加重要为服务器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
下面来看一下4款产品的电源部分:
群光电源350W
对于至强E3平台的单路入门级服务器来说,350W的电源是可以满足有需要的客户。惠普ML110 G7还提供可选支持热插拔且冗余的460W通用电源的机型,92%的效率使保证业务连续性更具经济性。
节能是富士通TX120 S3服务器的特点,250W连续输出功率,具有高能效电源以及智能电源管理功能,相比普通服务器可以节电。而正睿I146738S服务器采用的航嘉HK500-12AP额定400W电源,在4款产品中输出功率最大。
电源功耗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服务器的功耗,这款T168 G7服务器采用的是台达电源,在5V、3.3V总输出最大功率只有130W。要知道如果对于双路服务器来说,130W甚至只相当于CPU的TDP功耗,而作为整机的供电设备,也说明T168 G7的功耗并不高。但是,这个电源没有冗余设计,购买用户需要注意。
供电设计小结:从4款产品的共性来看,无一例外的在电源部分各有特色,采用了ATX电源。除了塔式的富士通TX120 S3采用功率250W低功耗没有冗余电源,其余3款产品均提供高输出功率电源。从电源配置升级上来看,各产品均支持配置较高转化率的电源。
产品设计部分综合评定
针对前面对4款服务器机箱结构设计、散热系统设计、供电设计三个部分的评估,综合来看,惠普塔机ML110 G7和富士通TX120 S3优势较为明显,这两款各有特点的产品无论是在机箱结构设计、散热系统设计还是供电设计上都比较突出,如在硬件上采用更高规格设计,扩展能力优秀方面还是惠普优势明显;在国内阵营中,产品同样采用了业内最高规格的硬件设计,扩展能力优秀,提供了多种I/O扩展模块,功能丰富,但是联想、正睿服务器在部件拆装便捷,散热设计方面有所差距,设计相对简单。
14性能评估:处理器性能
对至强E3平台的性能表现,性能评估将分为处理器性能、内存性能、磁盘性能三大部分。为了让参测的4款服务器具有可比性,由于服务器规格以及配件的限制,服务器的配置无法完全一致,配置的差异一定会产生性能的差异。
性能评估:处理器性能
CineBench测试结果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数据,渲染得分、渲染时间和多核性能提升。分数越高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多核性能提升越高越好。 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和处理器的主频、核心数量和缓存大小有关,得分越高越好。
从结果来看,配置1颗至强E3-1230的正睿I146738S服务器在得分上都要明显领先,主要是由于该处理器支持HT功能开启,相比同样支持HT功能的至强E3-1260L性能更强劲,使得多核渲染能力优势较为明显,而从之前评测看来,具有更多核心的入门至强平台在性能上得到了大幅提升。
CineBench R11.5的测试结果,R11.5针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得分更加的准确,结合两次测试结果,比较能反应真实的性能情况。CineBench R11.5测试中4款产品中惠普、联想和富士通得分差异不大,其中正睿I146738S服务器表现突出,得分较其他产品稍高,其余三款产品得分都较为接近。
SiSoftware Sandra是一款Windows系统上的分析软件,可以查看系统的软硬件信息,并可以对处理器、内存、网络、磁盘等子系统进行测试,如处理器数学计算、多媒体计算、多核计算等,内存带宽、延迟、缓存性能等。2011版本对Windows Server 2008 R2进行了优化,最高可以支持32/64路平台。
我们首先利用SiSoftware Sandra来测试4款服务器的算术性能、多媒体性能、多核效率和加密解密性能:
在SiSoftware Sandra的CPU测试中,由于配置了同样架构的CPU,4款产品均比较接近,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差异。综合CineBench和SiSoftware Sandra的处理器测试结果,我们发现4款同样CPU配置的参测服务器在处理器性能上具有HT功能开启的产品,优势还是相对明显。
15性能评估:内存带宽
性能评估:内存带宽
4款机型均采用了DDR3-1333规格内存,但由于送测产品配置不同、时间不同,无法统一获得最大的内存带宽,其中联想T168 G7只有1个2GB内存,其余机型均配置了4GB以上内存容量,内存带宽等测试中内存容量对结果影响并不是很大。
内存配置说明
惠普ML110 G7主板集成了4根内存插槽,送测机型配置了4根4GB PC3-10600E DDR3内存。由于送测机型Intel在SNB处理器内部也整合了内存控制器,这样使得平台的内存带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富士通TX120 S3提供也有4个内存插槽,测试机器提供有2条Nanya原厂4GB PC3-10600E DDR3内存。
联想T168 G7服务器主板提供4根内存插槽,送测机型只配置了一根2GB DDR3 1333MHz DIMM内存。 正睿I146738S服务器提供有4个内存插槽,支持PC3-10600E DDR3,可以实现最高32GB内存扩展。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11中提供了内存带宽、内存延迟和缓存性能的测试,我们继续用这个工具来考量4款服务器的内存性能:
内存测试小结:4款机型配置了至强E3处理器、均采用DDR3规格内存,从结果来看,惠普、富士通、正睿的产品在内存带宽上几乎完全相同,这看上去是由相同的配置规格所决定的。但是联想的产品比较出人意料,获得了相对较低成绩,其中联想T168 G7配置了1根内存,在支持双通道传输的至强E3处理器上没有很好发挥性能。
16性能评估:磁盘子系统
性能评估:磁盘子系统
存储子系统由硬盘和磁盘控制器或RAID卡组成,性能和磁盘转速、接口、缓存、磁盘控制器、RAID卡主控芯片、缓存等有关。下面先来看看4款机型均采用集成RAID芯片技术,磁盘子系统的配置情况:
存储子系统配置情况
4款机型硬盘托架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进行统一的配置,使得硬盘配置在两块RAID 1阵列下进行测试,比较出存储子系统的性能差异。4款机型中联想T168 G7在默认设置中采用读写平衡策略,其他都采用预读策略,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在应用业务上特点。
为了测试服务器的最大I/O性能,我们采用这样的脚本进行测试:
Max IO(read):
测试读取尺寸为512Bytes,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读取,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读能力。
Max IO(write):
测试写入尺寸为512Bytes,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写入,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写能力。
存储子系统测试小结:不同配置的存储子系统的读写性能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从参测产品的共性看,RAID模式的缓存策略设置对应用有一定的影响,读写相对平衡上能够显著提升存储子系统的读写性能。
性能部分综合评定
从结果来看,在处理器性能方面,由于至强E3系列不同产品对于HT功能的支持不同,所以在性能上,采用相对较高级别E3处理器的正睿I146738S服务器略胜一筹,而到达内存性能测试上,只有联想配备一条2GB内存尚显“单薄”,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其他3款产品差距并不明显。
存储子系统的读取性能均十分优异,4款产品由于市场定位原因均没有采用独立的RAID阵列卡,而是进行集成RAID芯片的功能对服务器组建RAID 1,读取性能不错,但是写入性能有较大差异,可与设定相关策略和产品本身优化有关。联想T168 G7配置了两块SATA硬盘,并采用板载RAID功能,组建RAID 1阵列,成绩在整体中表现比较突出。
17功耗测试评估
功耗测试评估
功耗测试中我们主要对比三个状态的功耗:通电不开机、空载(CPU使用率0%)和满载(CPU使用率100%)状态。通过这三个状态的能耗评估,我们能够了解一台服务器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电力的的大致范围。我们通过功耗测试仪来测试4款服务器这三个状态的能耗表现。
首先还是来看一下4款服务器的电源配置情况:
下面来看功耗测试结果:
功耗测试小结:能耗和配置也是息息相关。对于服务器来说,处理器耗电最大,硬盘、风扇随着数量的增加,耗电也不容小觑。芯片组和DDR3内存的能耗相对要小一些。4款服务器配置了至强E3处理器,采用了能耗几乎一致的芯片组平,硬盘配置一致,内存配置有所不同,所以测试数据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4款服务器的能耗控制能力。
加电不开机状态下,4款服务器表现中富士通仅2.44W功耗比较突出,其他产品基本在4W到6W之间,没有特别偏高情况。
空载状态下,同样是富士通TX120 S3优势较为明显,配置了至强E3-1260L这款服务器空载功耗只有45.6W,体现出了优秀的能耗控制能力,联想T168 G7紧随其后,得益于功耗较低的电源。
满载状态下富士通TX120 S3能耗要明显低于其他产品,虽然它的配置和设计上有一定优势,但还是能够看出这款产品具有优良的能耗控制能力。惠普和正睿的产品满载状态能耗同样让人满意。
综合来看,富士通TX120 S3的能耗表现较为突出,堪称绿色节能的产品,体现出了厂商在能耗控制设计上的不凡功力。其他3款产品能耗控制上也表现不俗,三个状态的能耗都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18噪音测试评估
噪音测试评估
针对塔式服务器的空间占用较大的特点,受到成本控制中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机房来专门管理企业的服务器设备,那么功耗和噪音的影响对于空间有限的中小企业办公有着很大的影响,笔者针对这方面还进行了噪音测试(噪音的测试范围锁定在20至90分贝之间)。
噪音测试仪
噪音测试我们采用噪音测试仪,测试距离为距服务器前面板20cm,首先测试环境噪音,然后测试服务器通电不开机、启动、稳定运行时的噪音。
下面来看噪音测试结果:
噪音测试对比
噪音测试小结:能耗和配置也是息息相关。对于服务器来说,受到成本控制中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机房来专门管理企业的服务器设备,那么噪音的影响对于空间有限的中小企业办公有着很大的影响,4款服务器由于散热系统和配置上的差距,所以测试数据只能从侧面反应4款服务器的噪音表现。
通电瞬间开机状态下,4款服务器表现中富士通TX120 S3表现相当出色,而对于国产厂商的产品没有特别出色的情况,特别是联想T168 G7产品在瞬间的噪音状态很让人失望。
启动状态下富士通TX120 S3和惠普ML110 G7优势较为明显,配置了至强E3的这2款服务器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下,体现出了优秀的噪音控制能力,联想T168 G7表现依旧“强劲”。
稳定运行状态下富士通TX120 S3能耗要明显低于其他产品,虽然它的配置上有一定优势,但还是能够看出这款产品具有优良的设计结构。惠普和正睿产品状态同样让人满意。
综合来看,富士通TX120 S3的噪音表现较为突出,堪称绿色节能的产品,体现出了厂商在整体设计上的不凡功力,同时与其小巧的设计外观和散热风扇技术有关。其他3款产品噪音控制上都控制在了一定的水平。
19管理功能评估
管理功能评估
管理功能是服务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而便捷的管理功能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的监控、管理难度,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帮助企业降低TCO。大部分产品还提供了导航、监控管理软件,从这点可以看出当前服务器的可管理性及易用性已经成为服务器厂商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
针对4款服务器所配备的管理功能,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器硬件管理模块、随机管理软件的功能丰富度和操作简便度进行评估:
管理功能评估主要项目 | |||
---|---|---|---|
功能丰富度 | 操作简便度 | ||
维护和更新 |
更新BIOS、更新硬件驱动程序、补丁更新、管理系统固件升级等 |
界面友好度 |
操作界面语言、导航栏设定、上手难易度等 |
监控功能 |
系统信息检测、系统日志、主要硬件健康状况、温度、电压、风扇转速、入侵检测、进程和服务、主要部件利用率等 | ||
报警功能 |
报警方式、硬件利用率阀值设定、温度阀值设定、功耗阀值设定等 |
导航功能 |
是否支持导航功能、操作系统部署、磁盘阵列管理、备份等 |
远程KVM |
远程KVM | ||
电源管理 |
远程开机、关机、重启等 |
评估结果:
惠普ML110 G7提供SmartStart是惠普服务器的部署工具,可以在统一的图形化平台完成服务器阵列卡的配置、iLO管理模块的设置、网络设置、安装操作系统、系统诊断等功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管理员部署服务器的难度,在大规模服务器部署环境中非常实用,能够明显降低服务器部署所花费的时间。
其中iLO3已经在Proliant系列产品中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应用于之前中高端产品,远程控制台这种虚拟KVM的方式让管理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看到服务器桌面进行实时操控,降低服务器管理难度。
联想T168 G7提供了万全慧眼V远程管理系统,是联想服务器管理软件,新增了服务器群组批量操作的功能,能够帮助用户通过网络同时管理多达128台服务器,并实时严密监控服务器CPU温度、机箱内部温度、CPU电压、主板电压波动、风扇转速等服务器的核心、基础参数。但是没有提供远程KVM功能,没有提供芯片级的服务器控制。
富士通TX120 S3配置了iRMC远程管理模块和ServerView管理套件,功能十分丰富齐全。管理控制台中提供了系统信息、iRMC信息与设置、电源控制、能耗管理、传感器信息、系统日志、网络设置、警报、用户管理、控制台重定向这几大功能,可以远程实现对服务器的绝大多数管理功能。
同时ServerView套件中的导航功能也十分丰富,可以实现无人值守OS安装、配置阵列卡以及详细的系统配置。
正睿I146738S服务器配置了ASMB4-iKVM远程管理模块,管理员通过Web的方式就可以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监控,实时了解服务器CPU电压和温度、风扇转速、内存和磁盘的健康状况等信息,还可以实现远程的电源控制,包括开机、关机、重启,并可以实现远程KVM功能,实现控制台重定向,让管理员就好像在现场进行操控,非常方便。
管理功能评估小结:4款产品均配置了BMC功能及管理软件,除正睿产品外均配置了导航软件,总体来看4款产品的管理功能都能够为管理员有效的降低管理难度,其中富士通所附带的iRMC+ServerView套件功能最为丰富,通过导航中可以配置阵列的产品。联想和正睿产品附带了基本的管理功能,在功能丰富度上要略显简单。
20单路至强E3服务器横评综合
单路至强E3服务器横评综合
通过对4款英特尔单路至强E3服务器的横向评测,经过产品设计部分、性能部分、功耗部分、噪音部分、管理功能部分五个大项的横向测试,从产品上还是能够看到它们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和区别。
在性能测试中,基于至强E3平台的4款服务器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这也在预料之中,毕竟至强E3具有新的32nm制程、多核技术。总体来看,新的至强E3处理器没有让中小企业用户失望,可以与之前至强5500系列中低端产品相媲美,成为新的单路王者。
在产品设计上,国产塔式服务器的整体设计水平也趋向模块化,在机箱设计、散热、供电、管理功能等部分迈向差异化设计,各具特点。但是在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以及人性化、易用性等设计上和国际产品还是有一定差距。
另外,从成本方面来说,低功耗已经成为所有服务器产品所追求的一致目标。在绿色节能设计上,可以看到各产品均有不同表现,但是在富士通产品方面特别突出,比如散热通风口都是并行朝向机身背部的,驱动器、CPU和后部3个超大低速风扇冷却设计,为内部架构高效散热。
管理功能上,惠普和富士通老牌国际厂商还是略胜一筹,其功能相比另外2款产品要更加丰富。国内产品中联想慧眼管理软件也值得肯定,界面友好功能实用。采用华硕管理系统附带了远程KVM功能和电源控制的正睿管理平台,也是一款不错的管理系统。
笔者从评测中感受到,国内服务器产品和国际产品的差距逐渐缩小,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但无论是在产品设计、性能还是管理功能上,国产服务器相对中小企业应用上有了不小的产品改进,不断追求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路线是帮助中小企业在IT环境建设上最有力的支持。
在本次横评中还是存在不少的缺憾,比如戴尔、IBM至强E3服务器并没有参加,我们也无法体验到蓝色巨人x3100 M4的独特设计,以及中小企业市场关注度高的戴尔T110II服务器。此外,由于测试环境和手段的局限,横评中的一些项目并没有进一步细化,比如中小企业后期服务支持方面,未来会在之后的横评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