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2011年离去的IT巨擘:谁与乔布斯PK?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王迪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比肩乔布斯的小型机之父

      2011年10月5日,身患癌症的乔布斯去世,享年56岁,一个传奇就此落幕。乔布斯的离开引发了整个IT行业甚至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沉痛哀悼,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等各界名人纷纷悼念。苹果股价当天跌达2.01%,iphone 4S销售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虽然乔布斯最引人注目的是在IT技术创新方面,但是他的离开可以说是整个IT高科技产业的巨大损失。

      对于2011年的IT行业来讲,像乔布斯一样的离去的IT巨擘一样值得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缅怀一下那些曾经影响整个IT行业的巨擘们。

      小型机之父——Kenneth Olsen(肯尼斯·奥尔森) 享年84岁 今年二月份去世

        北京时间2011年2月9日消息,美国数据设备公司(以下简称“DEC”)创始人、“小型机之父”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Olsen)上周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温汉姆(Wenham)逝世,终年84岁。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肯尼斯·奥尔森

      曾长期担任DEC工程运营总监的戈登·贝尔(Gordon Bell)说:“在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忘记是奥尔森将计算能力从大型机转交到人们手中。”

      1957年,奥尔森利用从风投机构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获得的7万美元资金,与大学校友哈伦·安德森(Harlan Anderson)一起创办了DEC。

      1965年,DEC推出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PDP-8,迅速成为其他公司搭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构件,小型机产业从此登上科技舞台。这种性能强劲、体积与电冰箱类似的计算机面向的是不需要大型机的科学家、工程师及其他专业人士。

      DEC随后推出的PDP-11和VAX系列机型给人们提供了除IBM大型机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他许多企业也开始进军小型机市场。DEC还率先利用网络技术将其计算机相连接,使全球各地的DEC工程师可以开展几乎没有延迟的通讯。它在这一时期达到辉煌顶点,成为全球第二大计算机厂商,仅次于IBM。

      DEC的小型机使计算机脱离了大型企业的玻璃房,不再需要穿着白大褂的专业人员,进驻中小企业甚至家庭。“我们制造的计算机使计算成本和体积降低了一个级别。”贝尔说。

      DEC小型机还培育和影响了科技产业中的未来明星。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使用PDP-10开发了首款BASIC编程语言。曾为DEC开发多款操作系统的戴夫·卡特勒(Dave Cutler)则为微软开发了Windows NT和Azure操作系统。多年以来,DEC凭借顶尖技术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培养了品牌忠诚度。奥尔森曾要求销售人员不要销售那些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并以“酒香不怕巷子深”为由,逐渐放弃传统广告,但增长仍在继续。

      但到了1990年代,DEC开始走下坡路。该公司未能意识到个人PC和企业工作站的价值,也不能接受从专利技术到开放系统的市场变革,包括使用英特尔微处理芯片的PC和搭载Unix操作系统的通用服务器

      尽管DEC后来推出一系列PC,试图挽回市场份额,但为时已晚。1990年,该公司首次遭遇季度亏损。面对陷入困境的产品线,奥尔森不得不实施并购和提前退休计划,直至最后的裁员。

      1992年,奥尔森应董事会要求离职,时任DEC副总裁的罗伯特·帕尔默(Robert Palmer)接任,并试图扭转局面。但小型机和DEC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了。1998年,康柏电脑公司以96亿美元收购DEC。四年后,康柏被惠普收购,DEC终成回忆。

    2布什授予奖章的交换机之父

       交换机之父——Paul Baran (保罗.巴兰)享年84岁 今年三月份去世

      Paul Baran被誉为包交换技术的三个(也有人认为是2个)奠基人之一, 3月26日去世,享年84岁。

      他在1962年提出的基于把信息分割成多个“消息块”的方式,即使50%的通信节点宕掉,也可以工作的冗余网络的思想,成就了当年的ARPANET和今日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Paul Baran

      60年代,美籍波兰人保罗·巴兰(Paul Baran)撰写多份报告,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分散式网路理论而且提出后来网路传播的核心--“包切换”(Packet Switching)。

       1965年,在兰德公司(Rand)的支持下,巴兰正式向美国空军提出建立分散式网路的计划。由于巴兰的想法适合军方的需要,因而受到美国国防部的高度重视。按照分散式网路的原理,由于单个节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所以网路的任何节点遭到破坏,都不至于影响整个网路,而且节点越多,网路的安全性能就越高。

      与此同时,英国物理学家D.W.戴维斯也提出“分散式网路”理论,其原理同巴兰的构想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在于命名。巴兰将拆分的、便于传送的数据称为“块”。而戴维斯经过深思熟虑,并请教语言学家后,选择了“包”(packet)这个术语,从此拆分传送数据的方式也就被称为“包切换”。另外,戴维斯构想包切换的初衷,也同巴兰为军方服务有所不同,他是想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网路系统,从而使更多的人可以利用网路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计算机工程师,但因为他认为计算机没有前途,才重新考研并进入兰德公司。一个伟人,对计算机前途的错误的认识,却成就了他在网络领域的辉煌。

      历史会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这位波兰籍的、杂货店老板的儿子。

      世界上第一个女程序员——Jean Jennings Bartik 享年86岁 今年三月份去世

    2011年离开我们的IT巨擘 乔布斯影响巨大
    Jean Jennings Bartik(左)

      Jean Jennings Bartik,世界上首批计算机程序员之一,软件技术的先驱,2011年3月23日在纽约波基普西一家疗养院因心脏病去世,终年86岁。她参与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

    3开创PC小型化时代的先驱

      PC小型化先驱——Tom West(汤姆西)享年71 今年五月份去世

      我们知道计算机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它的尺寸大得惊人,可以装满几间房子,而现在一台手机的运算能力就要超过数十年前的超级计算机,这一切依赖于科学的进步,也得益于理念的创新。Tom West就是计算机硬件小型化的先驱,他领导设计的Data  General MV/8000小型机开创了小型电脑时代,为未来的PC甚至是笔记本指明了方向,这名先驱者Tom West已于上周逝世。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计算机小型化的设计理念

       West在1972年加入Data General公司,参与计算机小型化的开发,真正令他名声大振的是1981年来自作者Tracy Kidder的《Soul of a New Machine》,书中展望了未来小型电脑技术,并被各大学校当成教材,最终推动了计算机小型化的发展。

      一本写于22年前的书,无疑是一本经得起时间锤打的经典。它讲述了一群忘我工作的电脑技术人员,制造一台新型计算机的动人过程。可以说,本书定义了计算机业整整一个时代的灵魂和精神。

       美国高通前副总裁——Jack Keil Wolf 享年76岁 今年五月份去世

    2011年离开我们的IT巨擘 乔布斯影响巨大
    Jack Keil Wolf (居中)

      他在学术界度过他的职业生涯,自1984年以来,作为一个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他带领信号处理小组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磁记录研究中心“Wolfpack”。作为信息的理论家,使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巨大改善。 Slepian-Wolf定理,在1973年与同事大卫Slepian出版,被认为是信息理论的基石,解释如何独立的信息来源,可以有效地压缩输出流。曾任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Jack Keil Wolf 。

    4世界电子书之父

        美国电子书之父——Michael Hart(迈克尔-哈特) 享年64岁,今年九月份去世

      北京时间9月9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国际消除文盲日,传出了美国电子书之父、古登堡计划创始人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t)去世的消息。

      在1971年,迈克尔-哈特还只是美国伊利诺伊斯州大学的一名学生,但却享受着在材料研究实验室(Materials Research lab)无限制使用施乐大型机的“特权”。因为他的哥哥是这里管理员的好朋友。哈特后来估算,考虑到采购和运行这些电脑的巨额支出,这份礼物的价值约为1亿美元。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迈克尔-哈特

      当时,这种电脑连接在ARPAnet(互联网的雏形)上,主要用来处理数据。哈特总是想充分利用他获得的上机时间。1971年7月4日,他从一家杂货铺里拿到了一份《独立宣言》,于是他获得了灵感。他将其中的内容全部敲进了电脑中,文字全部是大写的,因为当时没有小写选项。然后,他在ARPAnet上发送信息说,《独立宣言》可提供下载。有六个人响应了他的号召。全世界第一部电子书就这样诞生了。

      接下来,他又乐此不疲地输入和共享了公共领域的其他图书,包括《人权法案》、完整版《宪法》和《圣经》。尽管这时哈特已从大学毕业,但是他发现自己有了一项新的使命,就是将公共领域的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并提供下载。

      难能可贵的是,他做电子书的想法在电脑和网络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互联网与出版行业其他重要的里程碑不同的是,它能够提供、复制和传播免费的信息。正如哈特在今年7月所写的那样,“除了空气,电子书是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取用的一件东西。”

      1994年,哈特通过其后来称谓的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在网络上推出了第100本电子书——《莎士比亚作品全集》。到这个时候,互联网和网络已经出现了,哈特迫不及待地利用它们来分享各类作品。在1997年,第1000本古登堡计划图书——但丁的意大利语原版《神曲》也上传到了网络上。

      到今年7月20日,古登堡计划已推出了36701本电子书,包括60多种不同的语言。在2000年,古登堡计划也成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它的宣言非常直白:鼓励创造和传播电子书。古登堡计划推出的电子书现在可让人们通过Kindle和Nook电子书阅读器、iPhone和Android手机以及个人电脑或“按需打印”服务进行下载。哈特在2004年写道,“我们很高兴按照我们的自愿者所希望的格式向我们的读者提供各种电子书。”

      一般来说,电子书的内容从公共领域的图书扫描而来,然后由全世界的自愿者进行校对。尽管有些图书版权人向古登堡计划捐赠了图书,但是该计划推出的大多数电子书还是版权期已过的公共领域图书。其中最受欢迎的电子书包括《爱之经》(Kama Sutra of Vatsyayana)、《福尔摩斯探案集》(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和《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在哈特创造电子书之前,公共领域的图书只有图书馆、小出版商和学术机构感兴趣。尽管1996年成立的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比古登堡计划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免费图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正是迈克尔-哈特的远见卓识,和他克服重重困难消除文盲和传播信息的努力和信念,帮助形成了我们今天生活其中的电子图世界。

      在哈特的个人网页上,他写道:“如果你昨天做的事情,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很了不起,那么你为明天设定的目标,现在仍然不够宏伟。”

    5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苹果创始人及前行政总裁——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享年56岁 今年十月份去世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

        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他陪伴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岁。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od、iTunes、iPad、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这些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

      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摩托罗拉前CEO——Robert Galvin(罗伯特·高尔文)享年89岁,今年十月份去世

      1922年生于Marshfield,在埃文斯顿读的高中,后进入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1944年时,他开始在摩托罗拉全职工作,当时公司还叫作Galvin Manufacturing。高尔文的妻子还在世,共有四个孩子,13个孙子和10个孙女。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罗伯特·高尔文

      在退休之后,高尔文与儿子建立了一个投资公司,专注于能源和运输领域。他还写过两本书,谈及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美国建立的影响,另外还编辑过一本书,讲的是摩托罗拉的经营理念。

      1987年,在罗伯特·高尔文的领导下,摩托罗拉1亿美元投资中国,现在中国依然是摩托罗拉手机的主要市场。在摩托罗拉,他推行六西格玛系统,它后来被许多企业采用。

    6编程世界的先驱者

        编程世界的先驱者——Dennis Ritchie(丹尼斯·里奇) 享年70岁 今年十月份去世

      丹尼斯·里奇,全称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对C语言和其他编程语言、Multics和Unix等操作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里奇在哈佛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应用数学毕业,1967年他进入贝尔实验室,是朗讯技术公司系统软件研究部门的领导人。1983年他与肯·汤普逊一起获得了图灵奖。理由是他们“研究发展了通用的操作系统理论,尤其是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丹尼斯·里奇

      1999年两人为发展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一起获得了美国国家技术奖章。在技术讨论中,他常被称为dmr,这是他在贝尔实验室的Email地址。在里奇的成长历程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他父亲,而另一个是他的挚友,同为UNIX发明人的肯·汤普逊。尤其是后者。

        有人问过丹尼斯,他的偶像是谁,不论在计算机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他说:我不是在英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很显然,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物是肯·汤普逊。UNIX大部分是他的工作,同样也是C语言的前辈,同样Plan 9系统的大部分工作也是他做的。并且在这其间Ken做了第一个计算机象棋大师。

    7挑战Facebook的人去世之谜

        首款个人电脑推出者——John Opel(约翰. 欧宝)享年86岁 今年十一月去世

      IBM官方发布消息称,个人电脑之父IBM前CEO约翰. 欧宝去世,享年86岁, 欧宝于1925年1月5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在Jefferson长大,毕业于威斯敏斯特大学,并于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翰. 欧宝曾领导IBM公司推出首款个人电脑。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欧宝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在威斯敏斯特时,他加入了IBM,成为一名销售代表,后来升到管理职位。1966年,他成为副总裁,第二年进入管理委员会。1968年,他成为IBM企业金融和规划部副总裁,1969年成为高级副总裁。1972年成为数据处理产品集团主管,1974年成为其总裁。

      1981-1985年间,欧宝担任IBM公司CEO,他领导IBM进入新纪元,当时IBM刚结束多年的反垄断调查。IBM因为与苹果等在家用个人电脑上竞争而被调查。1981年8月,IBM推出首款个人电脑,也就是IBM PC。

      1969年,反垄断诉讼兴起,当时IBM被指在通用数字电脑上存在反竞争行为,并被要求分拆公司。整个诉讼持续13年,直到1982年,美国司法部才撤销诉讼。

      1983年7月11日,欧宝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当时的文章标题为:《巨像发威:IBM大即是好》。1982年,IBM营收344亿美元,利润4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赚钱企业。

      《时代》杂志写道:“在欧宝的指引下,IBM表现得和竞争对手一样,进入新的市场、追逐新技术、修剪运营臃肿、比过去的营收更大了。”

      在欧宝担任IBM CEO四年里,公司股价回升117%,是当时标普500指数增长率的5倍。

      据《纽约时报》1984年报道,在欧宝担任CEO时,IBM购入英特尔少量股份,他还重组IBM销售团队,单个销售员可以出售更多种类的产品。

      欧宝曾告诉《时代》杂志,很看好信息技术的未来。他曾说:“我曾听一些人说,人们不会用更多的信息。今后信息处理的需求将是庞大的,尽管可能不是无穷的。”

      1981年1月1日,欧宝正式成为IBM CEO及管理委员会董事长,前任为法兰克-卡里。

        1985年,他卸任CEO职位,但仍担任IBM董事长至1986年5月,并担任IBM董事会成员、执行委员会董事长直到1993年。

        Diaspora联合创始人——Ilya Zhitomirskiy(吉托莫斯基 )享年22岁,今年11份去世

        1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开源社交网站Diaspora周一确认,该公司22岁联合创始人吉托莫斯基(Ilya Zhitomirskiy)于上周末去世。

    2011年离开我们的电子巨擘,
    吉托莫斯基

      官方没有公布Ilya Zhitomirskiy的死因,但是CNNMoney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他可能是死于自杀。Diaspora和医院都没有公布Ilya Zhitomirskiy的死亡细节。最终结果或在数周后公布。

      由四位大学生创办,直接挑战Facebook。2010年5月份的时候,该项目获得极大关注,获得了超过20万美元融资。Diaspora曾有“Facebook替代品”之称,在隐私保护方面优于Facebook。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服务器文章推荐

    周关注排行榜
    • 产品
    •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