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责任编辑

    昆腾高性价比磁带库解数据存储管理难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产品:Scalar 100 昆腾 磁带库

    1数据存储管理三方面需求

        随着数据的日积月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对大量数据的透明存取,同时网络的规模越大、计算机应用的越深入、数据量越多,数据的安全对于企业的运转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就提出了数据存储管理方面的要求。

      数据存储管理三方面需求

      第一,提供数据中心的概念。在当前多平台、分布式环境下如何将企业计算数据和历史数据集中起来?通过数据备份,不仅可以保留现存硬盘数据的一份拷贝,还可以保留众多的历史数据,从而为计算机系统的长期使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第二,面向灾难恢复。保留一份硬盘数据的后援备份,可以实现小到系统误操作,大至由非计算机系统因素引起的灾难,如火灾、地震后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昆腾磁带库
    昆腾磁带库

      第三,有利于应用系统数据的安全检查。通过保留各个时间点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可以检查连续运行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

      数据存储管理系统的英文名称为Data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主要实现全自动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并通过定期对历史数据进行归档处理(将某类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永久保留到存储介质上,以备今后查询及决策),确保系统内有足够的硬盘空间用于后续数据的存储。此外通过对用于数据存储的媒体进行自动的、高效的管理,使得“Light-out”的数据管理模式得以真正实现。

      数据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电子商务时代,计算机的存储需求已经发生了变革,传统的备份到一盘磁带上的方式正在向企业范围内多数据源的数据备份方式转移。这种新型的数据备份方式要求不受时间的限制,并需要实现从一个中心地点对所有相关功能的管理。二十年前,网络存储还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情。而如今,存储就是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如果一种存储管理解决方案不能实现对您所有存储需求的管理,它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存储解决方案。

      随着数据量的升级,与存储相关的硬件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到2003年,在整个IT硬件的预算中,与存储相关的硬件预算将达到75%。而管理这些设备和介质所涉及的费用更将是数倍于它们的采购成本。尽管当今的网络存储结构为存储的连接、硬件拓扑、设备互连、网络传输和访问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存储局域网(SAN)和网络存储(NAS)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

      另外,还有来自于管理这些存储体系架构本身的挑战。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要求应用具有不间断的可用性。而对于企业来说,它们所需要的存储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诸如数据复制等)必须确保即使是在出现重大问题时也要确保最终用户的不间断工作。

      具体地讲,我们可以将挑战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挑战管理成本   IT环境的复杂化。从以主机架构为中心的集中计算、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分布式在线计算、以服务器/客户机为中心的网络个人计算到现在以普及信息时代为中心的无线Internet,以存储为中心的计算成为了企业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需要新的策略与工具,更重要的是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人员,对整个基础设施中的存储功能进行系统的管理。管理成本成为企业IT花费的主要部分。

      挑战高可用性。对数据更多地访问与零等待时间。信息必须是可用的和完全有效的,而无论它保存在何处,根据用户的要求能够快速重新分配存储资源,更多的应用和服务器需要更多的系统管理资源,并且可以进行自由和即时的信息交换。

      挑战可扩展性。异构平台成为规范。企业需要不同的服务器与存储平台,快速支持新应用、不断变化的性能要求和新的服务器。技术迅速更新。保护投资与系统的可扩展,对更大灵活性的需求需要根据情况集成新型存储技术的出色能力。

      挑战高性能。关键数据的保护与应用。关键信息系统必须永不停顿,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大幅度降低受损数据的恢复成本,在尽量避免进行恢复的同时保证恢复过程的快速有效。同时大大减少创建数据保护备份所需的时间,在复制与备份的过程中对应用不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企业不仅需要领先的存储技术,更需要一种将各种存储技术都包容在一起的存储管理体系。对存储和IT基础结构而言,以上的要求已经从关键性业务成为标准需求。

    2昆腾Scalar i40主要功能

      昆腾公司宣布为其Scalar iLayer磁带自动化系列新增Scalar i40和i80两款磁带库产品。i40和i80旨在为中小型企业和分布式数据中心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后续增长空间和简化的系统管理,为这一级别的磁带库产品设立了新的标杆,且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这两款产品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分布式数据中心而退出,旨在为其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后续增长空间和简化的系统管理。

        昆腾Scalar i40/i80主要功能

      这两款新型磁带继Scalar i2000和Scalar i500之后成为Scalar产品线的新成员,它们也采用昆腾的iLayer管理软件——这是首个用于评估磁带机与媒体完整性的综合系统。如同所有Scalar磁带库产品一样,i40和i80为用户提供了成本效益极高的数据长期保留和灾难恢复方式,将其作为平衡数据保护方案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Scalar i40通过按需扩容(COD)软件授权许可将25个插槽扩展为40个插槽,以较高的成本效益有效地应对客户数据存储增长挑战。同样,通过将50个插槽扩展为80个插槽,Scalar i80还可满足未来的存储需求。i40中最多提供5个进/出插槽,而i80最多可有10个进/出插槽,这两款磁带库可为离线存储轻松载入并卸载磁带。

      昆腾的iLayer软件可将管理磁带库和媒体的时间缩短50%以上,迄今为止已经用于3万多个已出货的Scalar磁带库中。iLayer可为用户提供主动诊断功能——将易于理解的信息直接发送到IT部门,而且包含具体的纠正措施。这种直观的界面为小型企业和远程办公室节约了可观的管理时间并减少不必要的查询,以保持系统的可靠运转。

      昆腾大中华区总经理张金华表示:“一直以来,昆腾都很关注中小型企业用户的数据保护需求,Scalar i40和i80智能磁带库丰富了昆腾Scalar系列产品线,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用户降低50%的磁带库维护时间,为不断发展的中型存储环境提供业界领先的可扩展、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3昆腾低端磁带库优势

      磁盘备份的市场主流地位已不可动摇,磁带厂商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那些能发挥需要长期保存数据的应用。

      在以归档为代表的应用中,磁带显然更符合绿色存储的精神,可以降低数据长期保存的成本。

      但是,近几年来,与磁带相关的产品,特别是磁带库,曝光度低得有些不成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这与磁带库的产品特性有关。相对而言,磁带自动化设备更像是一种机械产品,譬如为戴尔(Dell)、惠普(HP)、IBM、Sun和Overland提供低端磁带库的BDT,另一大支柱就是纸张处理产品,由此可见一斑。

      机械产品的更新频率,显然不能与IT产品的换代速度相提并论。举例来说,昆腾(Quantum)高端的Scalar i2000磁带库,问世时间在2003年——还是ADIC的时代。6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在此期间,EMC高端的磁盘阵列Symmetrix,已历经四代DMX,从直连矩阵(DMX)架构发展到了最新的V-Max架构。

      昆腾公司亚太区技术顾问总监刘诚谦表示,根据IDC的报告,高端磁带库市场处于下降态势,中端持平,低端的态势相对较好。高端市场的萎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端市场——譬如,有些高端磁带库的用户或潜在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几年后选择了中端磁带库。

      同理,低端市场也可以从类似的行为中获益。当然,这并非低端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刘诚谦认为,在总体规模约18亿美元的磁带自动化市场中,低端占30%左右,可是目前多家竞争对手OEM自BDT的中低端磁带库产品,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昆腾提供了机会。

      与BDT的2U/4U产品相比,昆腾Scalar i40/i80磁带库槽位数的增长幅度超过了高度,单位空间内的容量还是上升了,磁带导入/导出能力更是大幅提升

      因此,昆腾在不久前宣布推出Scalar i40和i80两款中低端磁带库,目标直指BDT的2U和4U产品。Scalar i40和i80分别为3U和6U规格,在加高50%的前提下,磁带槽位增长了三分之二,i40的槽位数起点已达25个,而BDT 2U产品最多才24个;i80的槽位数起点为50个,不仅超过了BDT 4U产品的48个,整体上也比昆腾现有的Scalar 50略高。

      在昆腾看来,i40和i80最引以为傲的是昆腾的iLayer管理软件,它们的出现也使得昆腾的智能化磁带库产品线更为完整。不仅如此,i40和i80很强调与磁盘存储的协同:iLayer可以节省时间,并提高磁盘和磁带基础架构中磁带部分的可靠性;Vision软件可以对磁盘和磁带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管理,简化了管理,节省了时间。

      Scalar i40/i80取代了Scalar 50,将iLayer的优势扩展到入门级产品。不过,要说i40和i80在设计上对磁盘环境的优化,首推多达5个和10个的可拆卸导入/导出槽位(邮槽),分别是BDT 2U和4U产品的5倍和3倍。较多的导入/导出槽位,可以提升工作组归档应用的效率,昆腾将i40/i80与StorNext搭配,满足部分高清媒体用户的归档需求。

      总的说来,Scalar i40/i80相对于BDT产品的整体优势,使得现在成为昆腾争取OEM客户的最佳时机。不过昆腾继续耕耘磁带市场的雄心并不止于此,昆腾明年还会推出新的磁带库产品(不排除高端产品更新的可能),注重长期归档——包括增强磁带导入/导出能力,以及着力解决10年乃至20年之后数据的读出问题。昆腾的方案是每三个月把磁带校验一遍,这不仅要考验磁带导入/导出的能力,也对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4昆腾Scalar 100详细参数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服务器文章推荐

    周关注排行榜
    • 产品
    •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