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产业 >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华商网-华商报 【转载】 2006年01月16日 08:19 评论

    图片:15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的热成像照片显示了准备降落的“星尘”号飞船返回舱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北京时间15日13时57分左右,“星尘”号飞船释放出返回舱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1998年,科技人员在察看“星尘”号返回舱成功完成测试试验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北京时间15日18时许,返回舱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降落

“星尘”归来 请你帮忙寻尘埃(图)

  采集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于北京时间15日18时许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降落。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为了从捕捉器上搜寻细小的星际尘埃,科学家邀请志愿者上网帮忙。作为奖励,你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宇宙探索学术论文的作者行列。

  太平洋时间15日凌晨2时20分(北京时间15日18时20分),在犹他州现场刚刚确认返回舱安全着陆的“星尘”项目设计者邹哲博士在电话中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着陆,完全按照计划进行。”

  ■创造最快返回速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人员介绍说,返回舱着陆后不到1小时,派往前方搜索的3架直升机就借助雷达系统的帮助确定返回舱具体地点。返回舱将被运往附近的美军基地的无尘室进行初步处理。不久后,返回舱中的珍贵彗星尘埃样本将被送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美联社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成功采集并收回彗星样本,也是1976年以来第一次成功实施机械获取外太空物质。

  NASA工作人员介绍说,返回舱当天进入大气层的速度达到每小时46444公里,穿过整个大气层也仅仅用了大约13分钟。这一速度使“星尘”号返回舱超过美国“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1969年创造的最快速度,成为进入大气层时最快的人造宇宙飞行器。

  当然,最让研究人员高兴的应该是彗星样本。美联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返回舱此次可能带回大量星际尘埃和彗星样本。其中一些尘埃样本已经在太空中存在46亿年,甚至更长,可能比太阳还“年长”。

  ■研究任务艰巨

  取回尘埃只是“星尘”项目成功的第一步。下一步的搜集星际尘埃更是个难活。

  “星尘”号上负责采集样本的是一个重46公斤的尘埃物质捕捉器。它形似网球拍,主要由气凝胶材料制成。在科学家对收集到的尘埃展开研究前,必须先在气凝胶中找到它们,然后小心地把它们取出。

  科学家说,采集到的彗星尘埃颗粒估计将数以千计,其直径在1微米左右,相对于星际尘埃来说,可以称得上“庞然大物”,因此要发现彗星尘埃颗粒比较容易。而星际尘埃则非常稀少,可能只有45个左右,加之体积极其微小,搜寻起来将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根据显微镜镜头视野大小,气凝胶可以被分成160多万块。如果仅靠参加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自己从中寻找出星际尘埃颗粒,可能需要20多年时间。这就像“在一个足球场寻找45只蚂蚁,每次搜索5平方厘米大小的地面”。

  ■想当志愿者快报名

  这正是体现“人多力量大”的好机会。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眼力出众、耐心过人”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电脑上帮助从无数照片中寻找“星尘”探测器带回的星际尘埃的踪迹。志愿者现在可以登录一个专门网站http://stardustathome.ssl.berkeley.edu,报名参加“家中星尘”计划。

  在通过有关测验后,从今年3月起,你可以在该网站注册并下载一个“虚拟显微镜”软件。这个软件将与网站服务器相连,让你能够在自家电脑上浏览约翰逊航天中心星际尘埃实验室一台自动显微镜所拍摄的气凝胶照片。而你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星际尘埃留下的蛛丝马迹。

  根据“家中星尘”计划,每张气凝胶图片将有4名志愿者检视,如果其中有两人发现星际尘埃颗粒碰撞痕迹,这张图片将被发送给另外100名志愿者鉴定。如果这些人中有至少20人也发现了碰撞痕迹,研究人员将亲自对此进行验证。如果最终找到颗粒,它将被用特制仪器从气凝胶中取出,以便科学家研究。作为回报,如果是你帮助发现了星际尘埃,“家中星尘”计划的科学家们将在发表论文宣布这一发现时,把你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星尘仆仆”·数字

  跑了34亿公里的“约会”

  1.68亿美元开始于1999年的“星尘”项目总投资约1.68亿美元(不包括飞船发射费用),整个项目由美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

  8.2亿公里1999年2月发射后,“星尘”号飞船就朝着自己的主要目标、当时距地球8.2亿公里的“维尔特二号”彗星飞去。

  34亿公里为了实现与“维尔特二号”彗星最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星尘”绕太阳转了3圈,跑了34亿公里才遇到自己的“心上人”,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折返3500次。

  240公里2004年1月,书橱大小的“星尘”号与“维尔特二号”彗核的最近距离达到240公里时,飞船上伸出的一个网球拍大小的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彗星物质粒子。此外,在2000年2月至5月和2002年8月至12月期间,“星尘”号还捕获了太阳系星际尘埃粒子。

  11万公里在飞行近40亿公里后,“星尘”号飞船于15日在距地球11万公里处将返回舱释放。母船随后点燃推进器,开始在一个永久性轨道上围绕太阳飞行。返回舱随后冲入大气层,“星尘仆仆”地奔回地球,为科学家送回首个彗星样本。

  “星光灿烂”·人物

  华人科学家圆了25年的梦

  当美国宇航局的“星尘”号飞船携带着彗星“维尔特二号”的样本返回地球时,一位65岁的华人科学家期待25年的梦想变成现实。他就是邹哲博士,美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星尘”项目设计者和副首席科学家。

  邹哲博士出生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来到美国边打工边读书,接连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获得学位,此后一直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宇宙工程研究。

  谈到自己提出的“星尘”计划,邹哲的话匣子就收不住:“我1981年就首次提出了这个构思,但直到1986年才被宇航局接受,这已经是我的第13次提案了。”他在介绍这个计划的时代背景时说,当时“哈雷”彗星回归,才使美国宇航局开始重视彗星,否则提案还可能夭折。他说,不少科学家提出了研究计划,而他的“星尘”计划因为构思巧妙、成本低而获得支持。

  “星光大道”·点评

  扫帚星有“命”没有“灾”

  从“深度撞击”到“星尘”号返回舱的归来,太阳系来去无常的访客———彗星已吸引了越来越多地球居民的目光。

  为什么被中国人俗称为扫帚星的彗星,如今引起科学界如此浓厚的兴趣和期盼,以至于又是“撞击”、又是采样?首先,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后的残余物质构成,它们来自太阳系外侧的柯伊伯带,那里好比一个超级冷冻箱,使彗星的物质成分能保持太阳系早期的原貌,研究这些物质,可以部分了解太阳系究竟是怎样诞生的。第二,彗星的最主要成分是冰雪,也就是固态的水,而液态水是地球生命诞生的先决条件。科学家认为,地球刚诞生时还非常炽热,不可能有固态或液态水存在,然而在地球逐渐冷却的过程中,可能有第一批彗星落到地球上,带来了最初的水。第三,彗星的彗核比较“黑”,其中可能含有不少碳成分,不少科学家都猜测,彗星也可能与地球上有机物的诞生有关。

  在古老的迷信中,扫帚星往往与人间灾祸有关联,而在科学家看来,彗星很可能带来生命本身。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飞船还将直接登陆彗核,并钻探取样。彗星之谜,终将一步步在世人面前解开。
 

 

 

热点文章 重点推荐
[行情]·软件支持成“软肋” 多核困惑
[行情]·皓龙出谁与争锋 Opteron大点兵
[行情]·MySQL获政府合同 跻身五角大楼
[行情]·北京服务器死机 全国机场瘫痪
[企业]·戴尔将预装Google软件 MS悬!
[企业]·博客终露商机 专业化更易发展
[行情]·皓龙出谁争锋 Opteron大点兵
[行情]·部门级好选择 惠普至强万元
[行情]·送Windows2003 戴尔促销实惠
[新闻]·威盛嵌入式平台06年发展方向
[企业]·专家:中国启动3G不可能亏损
[企业]·国家顶级域名.CN发展大事记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